黃仁龍:精神健康服務需求如地震後海嘯
【明報專訊】持續逾半年的反修例運動引發精神健康危機。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主席黃仁龍形容未來精神健康服務需求猶如地震後的海嘯,必須要有準備,並承認現時服務人手不足。委員會初步調查發現,近一成半本港年輕人有抑鬱症狀,與社會事件、使用手機上網行為等因素有關。
精神健康委會:服務人手不足
張超雄:政府沒增撥資源應對
政府於2017年12月成立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由前律政司長黃仁龍出任主席。黃仁龍昨出席立法會衛生事務委員會交代工作時,跨黨派議員關注反修例運動引發的精神健康危機。工黨張超雄稱,各年齡層的市民都受事件影響,特別是青少年,質疑政府沒因應事件在精神健康服務增撥資源。民建聯葛珮帆關注很多有需要的人不願求助,其辦事處收到不少個案,有人無法入睡或數個月無法出門,亦有「警嫂」擔憂孩子上學被欺凌等。人民力量陳志全說除關心抗爭者,亦關注警員的精神健康。
葛珮帆:「警嫂」憂孩子被欺凌
黃仁龍承認現時精神健康服務面對人手不足的問題,經歷今次社會事件後,未來的精神健康服務需求猶如「地震後的海嘯」,「我們一定要準備」,並說醫管局亦有準備,包括增加人手。他說委員會去年7月已開會討論事件,並與非政府機構聯絡跟進。他說,其中一個挑戰是如何令有需要的人願意尋求協助,委員會未來亦會加強宣傳,鼓勵有需要的市民及早求助。
調查:15%青少年現抑鬱症狀
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委員、香港大學醫學院精神醫學系系主任陳友凱透露,委員會初步調查約380名在社區隨機抽樣的年輕人,發現14.7%出現抑鬱症主要症狀,除受社會事件影響,使用手機上網行為、個人抗逆能力、與家人朋友不和亦是重要因素。該調查自去年5月展開,受訪青少年介乎15至24歲。陳形容情G嚴峻,其他國家如日本、韓國的青少年抑鬱症患病率僅3%至4%。
(反修例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