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10.04
    星期五

破讀日常:在柏林走路的香港人

[2019.10.04] 發表
街燈映照路軌,拉近了柏林與軒尼詩道的距離。(阮智謙攝)
從窗口探頭,總會看到美好光景。(阮智謙攝)

【明報專訊】從香港到柏林,清晨6點在法蘭克福機場轉機。9月的歐洲,隔茯謎也感到窗外的陣陣寒意,我這個香港人竟還穿短褲呢。機場很靜,大家都好像走蚨恅情C抬頭望向那個沒發出聲音的電視,出現了一個熟悉的畫面,雖然電視與我有點距離,但我一看便認出那是香港。新聞正報道中秋夜香港獅子山上的燈光。內心突然滾燙起來,情緒把冷峻的空氣暖化。

我記起香港作家也斯的一篇散文〈在柏林走路〉,寫到他幾次來柏林的體驗。最深刻的是他寫柏林圍牆在 1989 年倒下後,好像沒有了政治的邊界,但文化呢?東德與西德各自經歷了不同的發展,沒有了圍牆是否等於文化就能夠輕易地融合?這篇寫於1990年代的散文,也斯是以東西德的處境反思香港回歸的問題。今天我們來了柏林,回歸後的22年,柏林可以繼續給我們帶來什麼反思?

銘記歷史 不要重蹈覆轍

我們一樣喜歡在柏林走路,但抬頭望向城市的天空,商業大廈多了,那種舊的氣味減少了,我們感到有點可惜。「歷史」是離不開柏林的,是這座城市最珍貴的氣質。柏林總希望你可以明白她的歷史,尤其是希特拉時期的納粹歷史,其實柏林在提醒遊客的同時,也是在提醒自己,不要重蹈覆轍。德國人勇於面對自己不光彩的過去是讓我佩服的。

柏林保存了不少納粹時期的建築讓遊人參觀,這與參觀博物館的感覺完全不一樣。我們可以親身走入地洞或高塔,感受到地下室寒冷的空氣,想像當時被殘害的猶太人所遇的暴力。

真誠面對歷史 城市最重要氣質

我們到了一個軍事塔,這是當年希特拉命令工人以半年時間建成的,那位歷史專家導遊告訴我們,工人不能隨便休息,甚至要 24 小時工作,務求要在限時完成。導遊雖然批評納粹的暴政,但對於德國人的建築技術還是非常讚賞的,這座塔在超短時間內建成,但異常堅固,不容易炸牷C

我們在塔內看到什麼?其實是一堆堆的頹垣敗瓦,在非常暗黑的環境中更看到蝙蝠。在真實的場景中,我們感到與歷史親密的距離,好像正在呼吸 1940 年代的空氣。德國人這樣努力保存這些頹垣敗瓦,是為了保存歷史的真相。我想像很多年以後,當我們回頭看 2019 年的香港,歷史將會如何被書寫?歷史會被消失嗎?新屋嶺會否成為歷史景點,讓後人了解真相嗎?真誠面對自己的歷史,是一座城市最重要的氣質。

.黃淑嫻 - 作家、嶺南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創作小說、散文、詩。作品包括小說集《中環人》(獲第25屆中學生好書龍虎榜十本好書),近作散文攝影集《亂世破讀》。

.阮智謙 - 攝影師、導演。曾獲鮮浪潮電影大獎。攝影作品包括《東西:也斯紀錄片》、《1918:劉以鬯紀錄片》等。出版散文攝影集《亂世破讀》。

文:黃淑嫻

圖、圖說:阮智謙

[語文同樂 第395期]

更多教育
閱讀篇章:〈白髮與臍帶〉——林文月
【明報專訊】(第1段)害怕整理梳妝^的抽屜,大概是出於一種逃避心理。 (第2段)在那些瓶瓶罐罐瑣物雜陳的後段隱蔽處,有兩樣心愛的東西,... 詳情
閱讀篇章:學習重點
【明報專訊】現當代散文中,其中一類主題圍繞「父母與子女」,作者多表達兩方面的情懷,一是以兒女身分表達對父母年老的憂傷;二是以父母的身分表達對... 詳情
【明報專訊】(1) 抽屜埵s放茈擦邞漸桴v和自己的臍帶,每一回見到這二件物品,都令作者心痛。 答題策略: 題目若有「略加說明」等... 詳情
卷四備戰:如何做論證(下)
【明報專訊】論證猶如建屋,要房子牢固,屋簷寬廣,柱子非要堅實不可。筆者認為論證有兩根柱子,分別叫做S和O。上期已介紹S(對象需要),今期接續... 詳情
【明報專訊】以下兩則宣揚孝道的故事,哪一個更值得子女學習? 戲彩娛親 / 滌親溺器 ■參考答案 示範: ……記得龍應...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9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