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08.09
    星期五

哈佛研究:濫捕及氣候變遷
魚類體內毒素激增

[2019.08.09] 發表
哈佛大學研指因為濫捕及氣候變遷,魚類體內毒素激增。(資料圖片)

【明報專訊】英國科學期刊《自然》(Nature)發表研究指出,氣候變遷及過度捕撈,正導致魚類體內的有毒「甲基汞」(methylmercury)含量增加。

「甲基汞」含量增加的包括鱈魚及黑鮪魚等,婦女懷孕期間食用含汞量高魚類,可能導致嬰兒患上神經系統疾病。

美國哈佛大學研究人員分析取自緬因灣的30年生態系統資料,包括大西洋鱈魚(Atlantic cod)及白斑角鯊(spiny dogfish)兩種海洋掠食者的胃部內含物分析,研究期間為1970至2000年代,並且分析自1969年起,大西洋黑鮪魚(Atlantic bluefin tuna)體內甲基汞累積情形。研究發現,與2000年代相比,在1970年代大西洋鱈魚體內甲基汞濃度少了6%至20%,白斑角鯊則高出33%至61%。這個原因是1970年代鯡魚遭到濫捕,在失去食物的情況下,大西洋鱈魚轉吃甲基汞含量少的小魚,白斑角鯊則改吃烏賊等甲基汞含量高的頭足類生物。當鯡魚數量在2000年代後恢復正常,大西洋鱈魚與白斑角鯊隨著主要食物的改變,體內甲基汞含量又分別升高與下降。在同一期間,大西洋黑鮪魚甲基汞含量則增多27%。

研究人員利用電腦模型預測,相較於2000年的海水溫度,現今海水溫度若增加攝氏1度,再加上減少20%人為汞排放,將導致大西洋鱈魚體內甲基汞濃度增加10%,白斑角鯊增多20%。若海溫不變,汞排放減少20%,大西洋鱈魚與白斑角鯊體內甲基汞濃度都會減少20%。甲基汞會傷害大腦及神經系統,研究共同作者桑德蘭(Elsie Sunderland)表示,甲基汞在婦女懷胎3個月時特別有害,因為胎兒腦部處於最快速發展狀態,日後可能導致嬰兒患上神經系統疾病。長期以來,懷孕婦女被建議避免食用含汞量高的旗魚及鯊魚。美國政府原本建議,富含蛋白質的鱈魚可幫助兒童發展。桑德蘭指出,小型魚類由於海水溫度上升需要更多能量,所以攝取更多含有甲基汞的獵物。

更多國際要聞
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周三(7日)公布,正調查127宗可能跟吸食電子煙有關的癲癇或其他神經障礙病徵的個案,當局暫未能確認吸食電子煙是... 詳情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周四(8日)發表報告,指西方國家持續消耗肉類及奶製品加劇全球暖化,警告各國若不採取迅速而徹底的措施...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9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