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灘垃圾膠樽 內地品牌佔半
【明報專訊】颱風「山竹」去年襲港,捲起多個數十年前的膠樽上岸,更多人注意海洋垃圾問題。有環保團體在淨灘行動中撿獲逾1.1萬個膠樽,在可識別膠樽中逾六成為純水產品,另近半為內地品牌。組織細分膠樽所屬品牌,首10位中有4個屬內地品牌,華潤怡寶排首位,組織期望內地政府和飲品商可採更多減廢行動。
67%樽裝水 首10位內地品牌佔4
綠惜地球由去年7月起至上月,於25個海岸共43場淨灘運動中,總計撿獲11,321個膠樽,其中在可以招紙和樽蓋識別的7945個膠樽中,有67%為樽裝水。調查發現,有48.24%即3921個膠樽為簡體字包裝,在首10位的膠樽品牌中,內地品牌更佔4席,包括排首位的華潤怡寶。同時,膠樽上印上繁體字的膠樽亦有3919個,僅比簡體字膠樽少兩個,維他系列、可口可樂系列及屈臣氏系列的膠樽,共佔繁體字膠樽七成半。
綠惜地球總幹事劉祉鋒指出,膠樽在海洋中分解會成為微塑膠,市民有可能經食物鏈吸入,對健康有影響,認為海洋垃圾問題不容忽視。
政府場停售樽裝水 環署冀8月八成達標
環境倡議總監朱漢強說,市民只要自備水樽就能替代樽裝水,飲品商如維他、可口可樂和屈臣氏亦將於未來數年於香港各處設斟飲設施,取代即棄容器,期望斟飲設施可以更廣泛,讓純水類產品廢膠樽量可大幅減少;又指環保署就塑膠產品容器生產者責任制的研究報告將於今年內出爐,或有按樽制及膠樽回收目標出台。
去年2月開始,香港所有政府場地開始禁售一公升以下樽裝水,但至今仍未能全面落實。環保署回覆稱,現時目標為於今年8月,有多於八成政府場地停售一公升以下樽裝水,其餘因合約問題,尚未能停售樽裝水。
撿獲的內地膠樽數量與香港本地膠樽相若,綠惜地球項目主任章詠雯估計,內地下大雨時,民居垃圾因無妥善處理,流入海洋再漂到香港。劉祉鋒認為近半膠樽垃圾來自內地「好誇張」,期望內地政府及內地飲品商更進取減塑,加強廢物收集及回收的基礎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