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事件30周年
【明報專訊】2019年是六四事件(八九民運)30周年,每年6月4日「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支聯會)」都在維園舉辦燭光悼念集會。六四20周年時,支聯會的燭光集會吸引15萬人參加,當中不乏年輕人。不過,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認為,2019年的形勢與10年前大不相同,年輕人擁抱本土思潮,難出現20周年的「(周年數字)齊頭效應」。
本土思潮興起 齊頭效應難現
蔡子強說,香港歷史上出現四輪掀起本土化浪潮的時期,一是1967年的暴動,二是1989年的六四事件,三為2003年「七一大遊行」至2010年反高鐵事件,之後是2014年的雨傘運動。他分析稱,六七暴動時期,香港新生代對內地印象模糊;至六四事件,市民產生和中國人「血濃於水」的情懷;而「七一」及「反高鐵」沒有太強烈的「反中」意識。
及至傘運,由於當時有「自由行湧港」、「國民教育」及「人大8.31框架」為背景,傘運是「很明顯對中港融合的排斥」。因此,含有「反中」意識的「本土化浪潮」自傘運後興起並獲得年輕人支持,「年輕人有新的想法,不能苛求他們關心他們不想關心的中國事」。
1989年北京學生追求民主、自由和反官倒(即以權謀私倒賣物資)、反貪腐的運動席捲全國各大城市。當年4月15日中共前總書記胡耀邦逝世,民眾紛紛在天安門廣場悼念,之後仍有學生聚集。4月26日《人民日報》發表題為〈必須旗幟鮮明地反對動亂〉的社論,將聚集的學生和民眾定性為搞動亂。學生一直要求當局撤回社論,另就五四運動70周年提出政治改革等訴求,惟時任國務院總理李鵬5月20日宣布戒嚴,學生繼續絕食,最終解放軍於6月4日凌晨武力鎮壓清場。
◆知識增益
身分認同(sense of identity)
身分認同是與其他擁有相近價值取向、文化習俗、歷史、語言和生活態度等的人互相認同和接納,因而產生歸屬感,自覺是該群體的一員而形成「自己人」的身分。身分認同可有家庭、國家、民族和世界等多個層次,與法律上的國籍身分有關,但同時是個人對自身的主觀認知,也可能隨社會的政治經濟發展而改變。
■今日明報新聞(港聞、中國、國際)。有效期30日﹕bit.ly/2EYQTLD
[通通識 第58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