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寫:耆英義工隊 拍片轉達長者未了心事
【明報專訊】放假時,身邊院友都由兒女接走外出相聚、飲茶,只剩下鏡頭前的這個婆婆獨自留在安老院。「你再不來看我,我可能已不在。」吳國雄透過鏡頭,看荓C婆說出對兒子的話,不禁流下眼淚。4年來,他和團員為約80名長者拍下「未了的心事」。長者們都不是演員,面對刺眼的燈光 ,有人腦袋一片空白,旁人嘗試提供「貓紙」,但原來老人家不識字;亦有老人家如洋b般剝開心聲,激動流淚。
長者可選在生或死後公開
近80歲、曾任的士司機的吳國雄喜愛拍攝,退休後做義工,2015年在明愛轄下機構組成攝製隊。團隊起初有3人,至今有10人,平均68歲。「雖然我們年紀大,但仍有能力服務社會。」吳盼藉蚚飺Y、畫面,讓社會知道長者如何自強不息。
分產不均被疑偏心 影片解兒心結
說起團隊為長者拍攝「預前叮囑」,吳稱起初沒這構思,後來在社工口中得知安老院長者滿懷心事,才萌生念頭。他說,長者自行選擇片段在生前或死後交給家人,團隊不會知道結果,但有時社工會告訴他們 「這些片有很大作用」。
他憶述,有個婆婆深知自己快將離世,將較多財產分給經濟能力較差的幼子,長子疑因感母親偏心,不再前去探望。「你不要因為這樣不來探我,因為我是你親生媽媽,他亦是你親生弟弟,我們是一家人,不要『針荂z錢……」吳國雄憶述婆婆在鏡頭前的說話,說自己聽到亦十分感動,後來聽社工說,婆婆的長子終於釋懷。
異鄉掙錢治病母 未及告別留憾
感觸落淚或源於自身經歷。吳18歲時帶8元人民幣來港,期望打工寄錢回廣州,讓病母治病。半年後媽媽離世時,吳未能回廣州,「她最後一面我見不到,這數十年我耿耿於懷」,只嘆子欲養而親不在,「希望這個遺憾,其他人不要重蹈覆轍」。
吳說,團隊除拍攝「預前叮囑」,亦會為長者拍溫馨家庭生活照、參加不同工作坊分享等。他希望可拉近年輕人與長者距離,互相了解,亦盼提醒大眾孝順父母,「有心打電話、多探望他們」,已是最好的事。
心繫心生命教育基金昨起至周日,在中環天星碼頭舉辦《留給最愛的……》社區生命教育展。吳昨以嘉賓身分出席開幕禮。基金創辦人李昕多年前男朋友因病突然離世,她期望活動能提醒大眾反思生命意義,珍惜當下和身邊人。
明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