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導員組工會 爭轉常設位 指學校資源傾斜社工 低薪無晉升階梯
【明報專訊】政府近年增撥資源加中小學社工人手,公營小學2018/19學年落實「一校一社工」,中學9月起設每校兩社工。學校輔導員不滿政府一直未有將其納入正式教育體制,昨成立「香港學校輔導專業人員總工會」,倡「一校一輔導員」,薪酬要看齊社工。會長章景輝稱,學校資源向社工傾斜,本學年已有數十名輔導員受影響,以全港約1000間中小學,每校最少聘請1名輔導員計算,估計有兩成人手因而流失。
多只做兩年轉行 倡「一校一輔導」
工會稱,輔導員不是學校常設職位,學校目前湊合其他資源聘請輔導員,令行業缺晉升階梯及沒有相符薪金水平,輔導員一般入職兩三年內便轉行,難挽留人才。章景輝稱,政府相繼在中小學增加社工人手,令資源向社工傾斜,形容是壓倒他們的最後一根稻草,料行內有更多人流失。
章景輝表示,目前大部分在學校任職的輔導員都具學士或碩士學歷,畢業前需完成實習,強調「輔導員的資歷及專業性,絕對不在社工和老師之下」,惟兩者薪酬相差甚遠,輔導員入職月薪約為1.3萬元,學校社工則約3.1萬元。
中學輔導員王傳剛稱,輔導員是其理想工作,曾幾何時視之為終身職業,但至今入行兩年,不論前途或錢途都令他迷惘和灰心。他稱,輔導員缺晉升階梯,可能做10多年都是同一職位,加薪幅度亦無保障。
稱現職多屬高學歷 盼薪酬掛u社工
曾在中小學做輔導員約10年的胡青樺認為,政府投放資源在學校輔導服務是好,但體制內一直沒有輔導員角色。她稱,家長、教師不時在校內諮詢他們專業意見,從不忽視輔導員,但反觀政府政策,輔導員沒身分、地位,「就算有多大興趣,但都考慮現實,輔導員做兩至三年便轉行,做保險、其他工」。她批評政府當他們是「即棄餐具」,感無奈又憤怒。
工會目前有約50名會員任職中小學輔導員,未來希望約見教育局長楊潤雄,要求推行「一校一輔導員」;爭取為學校輔導員「正名」,訂立統一職銜「學校輔導員(School Counsellor)」;薪酬應按資歷及職級計算,與社工薪級表掛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