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懷柔」政策 成功化解歐盟監管
近年facebook和Google等科技企業一直被監管機構緊纏,特別是歐盟方面,其實這並非新鮮事,業內「老大哥」微軟早已經歷,在轉變策略後已適應,做法很簡單——就是當個乖學生,表現得合作。彭博社專欄作家Alex Webb稱,當年微軟是歐盟眼中釘,被指Windows壟斷桌上電腦的作業系統市場,公司對待歐盟委員會也是充滿敵意,態度猶如認為歐盟根本不懂科技。在2008年甚至因沒有遵守反壟斷裁決,被罰9.82億美元。
補救方案 令IE失掉大片市場
事實上,facebook也有這心態——認為監管機構愚蠢和不懂其業務。例如去年公司行政總裁朱克伯格在歐洲議會被詢問有關私隱問題時,當問題變得尖銳,他便試圖迴避和嘗試單方面結束會議,令在場議員感到憤怒。
反觀微軟,在被罰5年後態度轉變,開始意識到除了遵守歐盟法律外,同時要積極行動,並採取較「懷柔」政策。例如微軟當時的主席史密斯(Brad Smith)更恆常地會見有關官員,又會在歐盟總部布魯塞爾舉辦酒會。
微軟也提供補救方案以表現合作,如當監管機構批評公司,把旗下產品瀏覽器預設為Internet Explorer(IE)後,公司亦讓Windows用家自行選擇瀏覽器。只是,當乖學生的代價不輕,這導致Google的Chrome瀏覽器乘虛而入,奪去了IE不少市佔率。這也迫使公司要更急地去尋找其他收入來源,目前個人電腦佔總銷售比例少於一半,便可見監管壓力帶來的後果。
斯諾登事件 與歐盟同一陣線
美國中情局前職員斯諾登(Edward Snowden)揭密事件,也令微軟有機會「表現自己」。事件揭發美國的監控國民程度,也令外界對科技行業感到不安,當時微軟便借機自我定位為保障私隱者,更與歐盟站在同一陣線,反對美國索取數據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