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a解密﹕教育開支多或少?
【明報專訊】每年的《財政預算案》,教育開支都是備受關注的部分,例如大學學額可否增加?中學師生比例可否改變?小學教師薪金是否合理?幼稚園學券資助額有沒有調整空間?一校應有多少名社工及心理學家才可以紓緩學生壓力?這些政策在在需財,市民當然可以要求政府增加教育開支,但不可能沒有上限。多少教育開支才算足夠?我們又花了多少資源在教育?
■2019/20年度 本港公共開支預算(億元)(圖)
■近年本港公共教育開支(圖)
解讀
?根據2019/20年度本港政府的公共開支預算,教育佔整體開支最大部分,有20.4%,金額達1240億元。與其他範疇相比,香港的教育開支似乎算是不少
?除了比較同一年度的其他範疇預算外,亦可比較歷年的教育開支。根據教育局的資料,教育開支總額由2012/13年度的766億元,增加至2017/18年度的885億元,當中的經常開支更達801億
?左方棒形圖及圓形圖有兩組數字值得留意,一是教育開支佔政府開支總額的百分比。2019/20年度公共開支預算中,教育開支的佔比在各項範疇中排首位,理應可說明本港的教育開支已經很多,但數據亦反映教育在政府開支總額的佔比愈來愈少,由2012/13年度的20.3%跌至2017/18年度的18.7%,說明政府的教育開支在比例上愈來愈少。另外,教育開支佔本地生產總值(GDP)百分比,也由2012/13年度的3.8%一直遞減至2017/18年度的3.3%,說明整體社會在教育方面的投入愈來愈少
?若比較其他地區的同類數據,以2014年為例,本港教育開支只佔GDP 3.57%,而同年高收入地區的教育開支佔GDP 5.22%,即使是低收入地區也有3.83%,全球的平均比例更高達4.72%。因此,可以推論香港在教育方面的開支在世界上一點也不突出
?不過,從其他數據或可得出另一結論。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資料,本港政府對每名中學生的教育開支,佔人均生產總值的比例不斷上升,由2009年的16.05%一直升至2017年的22.2%
■公共教育開支佔GDP百分比(見表)
■本港政府對每名中學生的教育開支(圖)
◆思考問題
1. 若希望人們更深入了解「本港政府對每名中學生的教育開支」資料的意義,可以多找什麼數據?
2. 根據資料,你認為香港的教育開支是否足夠?
◆分析數據需注意:
?比較數據有多種方法,以本文資料為例,可比較不同時間、地方的同類數據。同學做獨立專題探究(IES)時,應找出不同的數據比較,豐富自己的看法之餘,也能更公平、合理地看到所得數據的意義
?當數據可得出不同結論時,便要看看數據的來源或統計方法,或許可有更深入的思考。如本文有兩項數據都是以佔GDP的比例作比較,因此「變數」除了教育開支本身,還有GDP。以香港為例,過去幾年經濟都有增長,而公共教育開支佔比下跌,可能源於GDP的相對增幅較大;政府對每名中學生的教育開支佔人均GDP比例上升,也可能因為香港的人均收入增幅較教育開支少。在我們深入分析數據前,這些都是暫時的結論。同學若有興趣,可尋找相關數據計算一次,再想想哪個看法較合理。這才是通識科所需的獨立思考和技巧
文:天主教母佑會蕭明中學通識科教師 陳樹鳴
[通通識 第57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