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12.15
    星期六

改革開放40年系列:上海黨報4文掀論戰 促成鄧小平南巡 頂住圍攻呼改革 皇甫平扭轉六四後低潮

[2018.12.15] 發表
20多年前,周瑞金與同事以「皇甫平」的筆名為改革開放護航;如今已退休的他,仍認為要繼續擴大改革開放,並從社會體制改革入手,推動政治體制改革,「社會體制改革最主要的就是要使社會自治的力量成長,社會事務交給社會來辦,不要政府包辦一切」。(林迎攝)
六四事件後,中國遭西方社會經濟制裁,內地有是否繼續改革開放的爭議,1992年1月鄧小平(中)南下深圳,再次確立改革開放方向。圖為當時鄧小平在深圳仙湖植物園觀賞珍稀植物。(資料圖片)
1991年2月起,上海《解放日報》發表4篇「皇甫平」的文章,支持改革開放,也促成鄧小平翌年的「南巡」,時任《解放日報》副總編輯周瑞金就是「皇甫平」3名成員之一。圖為周瑞金1991年工作照。(受訪者提供)

【明報專訊】鄧小平「南巡」是改革開放的大事,但在「南巡」之前,已推行了超過10年的改革開放,正因1989年六四事件而處於低潮。現時年近80的周瑞金,當年是上海《解放日報》黨委書記兼副總編輯,他和《解放日報》評論部主任凌河、上海市委政策研究室處長施芝鴻一起,以「皇甫平」為筆名,發表為改革開放振臂高呼的4篇文章,最終促成鄧小平「南巡」。

明報記者 林迎 上海報道

「左派」倡防和平演變 改革停滯

「改革開放最大的挫折,我認為就是1989年的風波」,周瑞金對記者說,「回顧改革40周年,89到91年是改革停滯、徘徊的3年,這一段對中國改革、對中國的現代化進程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周瑞金指出,當時黨內對八九風波有不同的分析,「左」的一派認為工作重點應該轉到防止西方敵對勢力「和平演變」、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認為10年改革開放促成了自由化的成長、為西方和平演變提供條件,「他們想要重新回到『階級鬥爭為綱』的道路上去,改變改革開放的方向,提出『兩個基本點』(堅持4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要變為『一個基本點』(堅持4項基本原則);原來的『一個中心』(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他們認為不夠,還要加一個政治中心,應該以『反和平演變』為政治中心,所以把『一個中心』變為『兩個中心』」。

撐鄧遭圍攻 「要問姓社姓資」

「皇甫平」在1991年農曆新年起發表過4篇文章(見表),周瑞金說,這是由於當年鄧小平在上海過春節,他獲悉鄧小平的一些談話內容,覺得應該寫幾篇文章,來宣傳鄧小平最新的思想。許多人以為,「皇甫平」是「黃浦江評論」的諧音,周瑞金說,這只是其中一層意思;根據他家鄉閩南語的讀法,「皇」、「奉」諧音,「甫」、「輔」諧音,「皇甫平」的深層含義為「奉人民之命,輔佐鄧小平」。

不過,「皇甫平」文章遭到左派嚴厲批判,點燃導火線的是第三篇〈擴大開放的意識要更強些〉,當中有一句「如果我們仍然囿於『姓社還是姓資』的詰難,那就只能坐失良機」,被曲解為「改革開放不用問姓社姓資」。北京一家雜誌《當代思潮》發表〈改革開放可以不問姓社姓資嗎?〉,《人民日報》發表「左王」鄧力群的長文〈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反對和防止和平演變〉,之後再到《求是》雜誌、《光明日報》,立場都是堅持「要問一問姓社姓資」。

當時的境外傳媒將「《解放日報》與《人民日報》對着幹」解讀為「上海和北京對着幹」,周瑞金說,批評者認為《解放日報》哪有那麼大的膽量、那麼高的見解,提出這麼多新的看法,肯定是來自鄧小平,「那些左派的政治家輿論家心裏有數,他們就是要批鄧小平,但不是直接指向,是針對皇甫平來批鄧小平」。周瑞金解釋,「皇甫平」豎立了「靶子」,同時亦暴露了對方的「火力」,因為這些材料都有送交鄧小平,「他老人家看得一清二楚,在這種情况下,鄧小平就感覺到非走到前台來不可」。

歐美制裁經濟受挫 鄧更心急

周瑞金指出,「皇甫平引起的交鋒,最大作用就是推動鄧小平的南巡,可以講皇甫平的文章就是鄧小平南巡發表重要談話的先行軍」。當時中國經濟急劇放緩,1989年和1990年的GDP增長只得4.2%和3.9%,是改革開放以來最低,一方面是歐美國家的制裁,再加上「六四」後「清理資產階級自由化」的政治運動挫傷年輕人的積極性。周瑞金說,這種情况令鄧小平更心急,「他一直提出來,不要怕冒風險,只有進一步推動改革開放,才能夠更有抵抗風險的能力,才更有實力來抵制和平演變」,「鄧小平說,在六四風波當中提出了很多很多口號,包括提出要打倒他,但是沒有一個口號是要打倒改革開放,所以他說改革開放是得人心的」。

「看了文章很激動」 基層幹部受鼓舞

周瑞金續說,「我碰到過很多現在台上省一級的幹部,他們當年都是基層的幹部,他們看着皇甫平成長。所以我到省裏去講話,省委書記也好、省長也好,他們都講『當時我看了你的文章很激動』,這些人就是主張改革的,對重提階級鬥爭也感到很不習慣,所以他們看到我的文章感到很解氣,像是吹了一股春風。」而在鄧小平南巡結束以後,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把「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寫入報告,這輪爭論才正式結束。

到了1993年4月,周瑞金調到《人民日報》分管評論部,以他的話來說,是「在全國的角度推動改革開放」了。

更多港聞
高鐵大橋帶動 全年旅客料破紀錄
【明報專訊】隨着廣深港高鐵香港段及港珠澳大橋通車,大量內地客來港,11月有逾萬內地團訪港,酒店平均入住率高達96%;暫時聖誕期間訂房率較去年... 詳情
昂坪360商務總管 劉偉明獲委署理董事總經理
【明報專訊】擔任昂坪360董事總經理逾4年的關敏怡,早前向董事局提出請辭,今日離職。昂坪360昨宣布,委任現任商務總管的劉偉明(圖)今日起為... 詳情
港貨進口內地 下月全面零關稅
【明報專訊】港府與國家商務部昨簽署《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框架新的《貨物貿易協議》,原產香港的貨物明年1月起進... 詳情
【明報專訊】《國歌法》將進行本地立法工作,消息透露政制及內地事務局近日約見立法會議員,表示草案草擬工作大致完成,草案建議加入特首規定奏唱國歌... 詳情
【明報專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以及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晨,昨日分別接見由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組成的香港友好協進會訪京團...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6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