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12.14
    星期五

潮看文史﹕日流韓流

[2018.12.14] 發表
(資料圖片)

【明報專訊】「Mnet亞洲音樂大獎」香港分站今天舉行,從早年的一國盛事到現在於日本、香港舉辦,反映韓流近年已取代日流,成為流行文化霸者。當然對於「正宗中國人」而言,無論韓流還是日流都只屬「媚外」行為;只不過就算在近代以前主導東亞世界的中國,日韓流行物一直不罕見,甚至是一種時尚。

◆日本裘

身著日本裘,昂藏出風塵。——李白〈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

在未敵視日本的時代,中國並不排斥日本風物,唐代李白描寫友人魏萬的詩便提到「日本裘」。固然這有給友人面子的因素:這件由日本布所製的裘衣,為日本留學生晁衡(阿倍仲麻呂)所贈,是李白、魏萬與晁衡的友情信物;不過詩中以「日本裘」襯托詩人風姿不凡,則更賦予一種脫俗感。千多年後更有日本人儒學家孤山寫下〈擬晁卿贈李白日本裘歌〉,自說自話誇之為「仙裘」。

事實上史籍亦不乏日本布的記載。《三國志.倭人傳》記有倭國獻布,《舊唐書.東夷傳》中遣唐使求教儒經後以布為謝禮,或許古日本的布自有特質,才會成為國際禮物。

◆日本刀

寶刀近出日本國,越賈得之滄海東。——歐陽修〈日本刀歌〉

李白「哈日」或許帶有獵奇的味道,宋代歐陽修則明白讚許日本貨的質量。〈日本刀歌〉以日本刀製作精良為線索,連繫秦始皇時代方士徐福攜着古書及工匠渡日的傳說,慨嘆始皇焚書坑儒丟失了自身的文化精粹,反倒鄰邦保存着中國已散佚的古書,留下中國的美好。當然如此穿鑿傳說,背後還是在自傲中華文化之盛。

而從詩中「至今器玩皆精巧」一句可知,今天以精緻高質見稱的日本貨,一千年前已是如此。早在宋代日本的刀劍、漆器、扇、木材、螺鈿等已大量流入中國,明朝更派員赴日學習畫在漆器上的「蒔?」,可見日本工藝品深受喜愛。

◆高麗文具

王卿贈我三韓紙,白若截肪光照几。

錢侯繼贈朝鮮墨,黑如點漆光浮水。

——韓駒〈謝錢珣仲惠高麗墨〉

近年韓國文具甚受歡迎,其實早在文具先進的古中國,朝鮮半島的文具亦有口碑。譬如宋代蘇軾、黃庭堅對高麗的猩猩毛筆愛不釋手,朋友間以詩唱詠;宋人記述送贈高麗墨的詩不少,更出現用高麗墨賦詩的雅趣,明代董其昌書法名作〈試墨帖〉亦是用高麗墨。

但如梅堯臣〈答祖擇之遺新羅墨〉謂「且作異土玩」,高麗筆墨受歡迎或因是海外珍物。真正因品質流行的是高麗紙:自唐代傳入起因厚靭而漸成書畫常用紙,明代《萬曆野獲編》譽為當世第一,民間更出現仿製紙。而對現代人來說,最知名的相關事物可能是印刷術:高麗大藏經經板已是世界遺產。

◆高麗松

三韓萬里半天松,方丈蓬萊東復東。

珠玉煉成千歲實,冰霜吹落九秋風。

——楊萬里〈謝岳大用提舉郎中寄茶果藥物三首〉其三.新松實

人參自古至今皆是朝鮮半島的代表特產,而據宋人《雞林類事》所載,當時朝鮮半島的名產還有松子。或許源於巧合,在中國文化意義極高的松,在王氏高麗國都開城(別稱松京)周邊遍山皆是,其松子甘香遠優於中土松子,傳入中國後即成為常見果品及藥材「海松子」。宋代楊萬里的詩便以「座上須臾漆櫑空」(器皿中的高麗松子片刻清空)形容在聚會上搶手。而以松皮製成的高麗松扇,更改寫中國扇的發展。這種折扇因捲舒靈巧受宋人歡迎,尤其愛好珍品的蘇軾與黃庭堅、張耒等好友詠唱不絕。明成祖更喜愛得命人仿製,令折扇自此廣傳於全國,成為中國扇的主流。

三韓:原指古朝鮮半島南部的馬韓(後來的百濟)、辰韓與弁韓(兩者後來變成新羅),後借指朝鮮半島政權

圖:資料圖片

文:葉雨舟 - 書呆子一名,喜歡反思中日韓歷史文化的種種,希望東方社會能重拾對東方文化的認識。

[語文同樂 第351期]

更多教育
看圖寫作﹕我與你的距離
【明報專訊】不知什麼時候開始,「距離」這詞帶有某種負面意思,尤其是用來形容人與人的關係,例如情侶變壞的愛情。「距離」確實可以是冷漠的表現,或... 詳情
閱讀篇章﹕〈君子德禾〉
【明報專訊】魯國大夫向孔子請教為政之道,孔子說:「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論語?顏淵》)他把「君子之德」比喻成風,「小... 詳情
【明報專訊】(1) 試判斷以下陳述: A 隰朋的比喻不貼切。 ○正確 ○錯誤 ○無從判斷 B 隰朋和管仲的比喻... 詳情
【明報專訊】■(語譯填充) 1. 郊外/野外  2. 自負  3. 孩子  ■(實戰篇) 1. A 錯誤... 詳情
諸君有禮﹕古禮 過時了嗎?
【明報專訊】有人認為「禮」是一種壓制與規限,亦有人認為依循禮教能夠分辨何謂美善。從歷史源流探討「禮」之根本,「禮」是否被污名化呢?我們該如何...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6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