撼「實火」紅軍勢遭圍剿 廠兵虛火 防線虛弱
今日唔使諗跟紅抑或頂白,因為阿仙奴迎擊利物浦的英超大戰,兩隊都係紅,除了球會主色皆為紅色,論戰績亦同樣當紅。不過柏高有老花,睇#望遠唔望近;羅馬非一日建成,紅軍並列榜首乃實火,兵工廠剛斷纜的11連勝卻屬虛火——哪怕艾馬利確實專治雲格的老毛病,為阿仙奴固本培元。
速食文化與膚淺思維的惡性循環肆虐,君不見阿仙奴開季連敗,艾馬利被笑到面黃,但轉個頭兵工廠勢如破竹,立即又獲捧為爭標熱門。實情是,輸給曼城及車路士,輸得不算難睇;之後贏到開巷,同樣贏得不算好睇。仔細#講,阿仙奴目前的攻門腳風太順,根據Opta(體育數據公司),轉化為入球的比率達18%,正常應該介乎13至14%;防守錯誤依然太多,符合統計定義的也達8次,冠絕群雄,卻無一造成失守。當叩關/得球率與失誤/失球率回到合理水平,兵工廠戰績回落也自屬合理預期。
艾馬利變革 踢高位壓迫欠合適人選
然而話得說回來,阿仙奴的防務犯錯多,大抵有一半原因源於艾馬利的變革,而這正是柏高的希望所在,總勝過任由雲格永續一成不變。守備上最明顯的變動,眾所周知為使用高位防線,背後理念則是藉此強化高位壓迫,是以常用艾朗藍斯做10號,而非正宗的奧斯爾或米希達利恩;惟平心而論,現有人腳在個別位置不特別適合高位防線,尤以中堅為甚,憑梅斯達菲及柏柏斯達夫普路斯的速度,很難想像能安然無恙直至世界終結。
然而由雲格末世毫無防務組織概念的結構性問題,轉移至可望單憑羅致新兵便解決的個人能力層面,總算踏出了正確的一步。
弔詭的是,雲格過去十多年都在追求悅目流暢進攻,卻是來到艾馬利接手帥印,方強調門將參與後場組織地面攻勢,此亦為艾馬利除卻高位壓迫以外的另一「特色」(點解又用引號稍後再講)。配合兩大方針,今夏新兵俱大致#使:賓特尼奴的用球與出迎質素均勝過施治,僅擔心未必習慣應付兩側傳中;盧卡斯托拉拿的攔截稍嫌過勇尚需調節,惟分波、受壓迫的處理、跑動速度和範圍、其他保護防線的工作等等皆優秀。唯一有保留為小將古安杜斯,暫只屬進階版高基連,成大器之路遙遠,導致今日停賽的周中聯賽盃紅牌乃合時的教訓。
門將參與組織 尼奴勝施治
上面提到的艾馬利兩大特色,其實僅為現今大潮流,無特色可言。事實上,艾馬利本就不像雲格或哥迪奧拿那類堅守戰術風格或哲學的教頭,他講求的是針對每仗對手,擬定調整部署,而這剛好又是雲格一直被抨擊的不足之處,由此亦令柏高覺得兵工廠換帥乃nothing to lose。若要說艾馬利在阿仙奴的戰術特徵,大概只有比利連的疊瓦更加徹底,乃右路進攻的最主要泉源。一來高位防線壓迫讓他有較多時間身處前場,二來防中配置也減輕他回防的壓力。只是據報他有傷在身,一旦倦勤,艾馬利肯定頭痕,更遑論左閘殘缺用替工,卻要承受穆罕默德沙拿、梳頓沙基利等利物浦尖刀的圍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