傘運傘後推醫科生組織 「不同模式關心社會」
【明報專訊】黃遠倬就讀醫科二年級時,正值2014年雨傘運動,他成立中大醫學生政改關注組,「一開始雄心壯志,很多同學出來,好像好鼓舞」,傘後他面對部分人對政改熱情下降,曾抱怨他人不肯付出。一年後,他再成立組織「醫燃」,推動醫科生關注生死教育、精神健康等議題,「模式不同,但背後都是希望大家關心社會」。
傘後曾怨他人不付出 後悟「做好自己先」
遠倬表示,雨傘運動期間很多同學都站出來,後來「有些人會覺得政治很遠,關心的程度減低」,他承認曾埋怨他人不肯付出,「一開始會覺得,為什麼有些同學肯付出多一些,而其他人不肯付出呢?」沉澱過後,他明白到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程度的付出,「可能他們在你看不到的崗位做其他事,沒有必要批評他人,要做好自己先」。
他在三年級時成立關注時事組織「醫燃」,推動醫科生關注生死教育、精神健康及醫療資源分配等議題,他希望透過不同模式關心社會,「一開始講政策,講真普選,可能大家覺得好遠」,「如果從社會議題、身邊的事開始入手,了解增多的時候,你就會知道背後是政策問題」。
他又認為,關心社會問題是一場持久戰,「如果很快chur盡(耗盡能量),你會很快就burn out(筋疲力盡),其實要找到自己適合的位置,關心社會,可能到某一個契機,再提升到另一個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