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5招助電池業 免依賴中國
全球產能亞洲佔八成
歐盟加緊投入全球電池生產競賽,計劃撥款數以億歐元計資金,透過5個方案推動電池研發,並與有意興建大型電池工廠的企業合資。分析指出,歐盟憂當地汽車生產商過度依賴中國等亞洲地區出產的電池,恐令其在電動車等先進產品市場中落後,因此希望建立自身的電池產能。
2000億元基金 供地區發展電池業
歐盟去年推出歐洲電池聯盟計劃,盼建立具全球競爭力的可持續電池生產鏈,以避免在電池生產科技上過度依賴亞洲,並藉以創造工作機會。《金融時報》報道,該計劃現擬提供5種不同的金援方案,其中歐盟成員國如展開跨國電池研究計劃,可獲全額資助;歐盟科研架構計劃「展望2020」(Horizon 2020)亦將撥款2億歐元資助電池研究計劃;興建電池先導設施的資助金額規模亦達8億歐元;有意推動電池產業的地區則可申請總值220億歐元地區發展基金;歐洲投資銀行的歐洲策略投資基金亦將出資數以十億計歐元,協助企業興建類似美國電動車公司Tesla在美國興建的電池超級工廠。
盼2023年前開歐最大電池廠
歐盟委員會負責能源的副主席塞夫科維奇(Maros Sefcovic)稱,未來將是電動車的時代,歐盟各國必須掌握電池科技與相關的創新與研究關鍵,否則便難以開發新型或優質的電動汽車,落後市場競爭。現時有260公司涉及歐洲電池供應鏈,最少有4組商業機構有意興建電池超級工廠:法國電池生產商Saft與電子企業西門子、化工集團索爾維(Solvay)及科技設備大擘Manz合作開發更廉價高效的固態電池,料在7年內正式投產。
由Tesla兩名前高層創立的電池生產商Northvolt亦已向歐洲投資銀行借貸5250萬歐元,於明年興建價值1億歐元(約9億港元)的測試用生產線及研究設施,並期望於2023年前開設歐洲最大規模的電池工廠,預計年產32吉瓦時(GWh)。物流生產及回收集團Umicore正在波蘭興建鋰電池電極工廠,料2020年投產。德國電池生產商Varta及美國福特汽車亦擬合作生產電動汽車電池。
生產原料供不應求 擬回收電子產品
另外,為處理電池生產原料供不應求的問題,歐盟亦計劃推動回收舊電子產品,同時探索歐洲礦藏。
塞夫科維奇稱,法國、芬蘭、葡萄牙、捷克等擁有生產電池所需的鈷、鋰、石墨及鎳等礦物,結合循環再造及降低電池所需材料的新型生產技術,料可應付短期生產需要。
全球現有或預計中的電池產能有80%來自亞洲,單單中國便佔69%,居次的美國只佔15%,而歐盟則不足4%(圖表)。不少亞洲企業亦開始在歐洲設電池生產線,韓國的LG便在波蘭興建大型鋰電池工廠,而三星則有意投資匈牙利。
歐洲經濟智庫Bruegel研究員塔杰利亞皮耶特拉(Simone Tageliapietra)稱,歐盟的汽車生產商長期漠視電動車革命,如今始起步投入電動車生產的競爭行列。不過以歐盟的工業創新能力與技術,相信仍有望追上發展大勢。(金融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