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10.15
    星期一

美墨加協議加國得益較美多
「毒丸」條款負面影響或較輕

[2018.10.15] 發表
在「美墨加協議」中﹐加拿大付出的代價﹐只是稍為開放其嚴格保護的奶製品市場。
多倫多大學士嘉堡分校經濟學系副教授區美詩。(明報記者攝)
GaveKal Dragonomics資深經濟師潘迪藍。(明報圖片)

【明報專訊】美國特朗普政府經過數月大擺姿態後﹐終與加拿大及墨西哥取得共識﹐達成「美墨加協議」(USMCA)。有經濟師都認為﹐這是份對加國經濟有利的協議。至於USMCA內加添了簽約方和非市場經濟國家談自由貿易議時﹐需向成員事先通報的條款(被稱為「毒丸」)﹐對加國經濟的負面影響未必如一些人想像般大。

GaveKal Dragonomics資深經濟師潘迪藍表示﹐USMCA條款與原來的「北美自由貿易協議」(NAFTA)並沒太大分別。加上7月份﹐美國與歐盟緊急達成協議﹐推遲實施汽車關稅﹐改為繼續談判﹐這可說是確認了特朗普雷聲大﹑雨點小的作風──最初的叫價極高﹐但最後幫美國爭取到的並非真的那麼多。潘迪藍指出﹐在最關鍵的問題上﹐USMCA保留美國憎恨的爭端仲裁機制﹐加拿大贏得了徹底的勝利。加拿大付出的代價﹐只是稍為開放其嚴格保護的奶製品市場﹐讓較多美國奶製品進口加拿大﹐每年總值約5.6億美元﹐相當於加拿大奶製品市場的3.6%。

此外﹐USMCA給予加拿大與墨西哥遠高於以往的出口美國汽車配額﹐加國與墨西哥在未來很多年內﹐都毋須就汽車進口美國而支付關稅。雖然USMCA給予美國藥品公司較長的專利保護期﹐但這與加拿大在「跨太平洋伙伴關係協議」(TPP)中願意接受的內容﹐並沒有大分別。

多倫多大學士嘉堡分校經濟學系副教授區美詩(Iris Au)表示﹐USMCA簽訂後﹐消除了加國貿易前景的不明朗因素﹐有助推動加國經濟增長。她認同潘迪藍所說﹐加國雖然需要出讓本地部分奶製品市場予美國出口商﹐但比率有限。

對於有人擔心「毒丸」將會妨礙加國與中國繼續商討加中自由貿易協議﹐區美詩認為﹐這或許顧慮得太多﹑太早。她指出﹐加﹑中兩國去年底暫停自由貿易協議談判後﹐各自有更加急切的事情需要處理。況且﹐加國政府內部看來並未就與中國重談自由貿易協議取得一致意見﹐而中國方面﹐正着力應付經濟增長放緩及「一帶一路」宏圖所遇到的一些阻滯。區美詩續稱﹐從市場﹑地理﹑商業文化和合作關係等角度來看﹐美國對加國的重要性﹐遠高於中國。就算加﹑中自由貿易協議給加國帶來巨大潛在好處﹐但需要時間落實﹐加國企業必須現實地顧及眼前關鍵的美國市場。進一步說﹐限於語言﹑地理與商業習慣﹐本地企業拓展中國市場還是有一定難度。

區美詩相信﹐「毒丸」是特朗普針對中國的「副產品」﹐擺明要限制中國與其他國家包括加拿大﹐開展更加密切的貿易合作。

潘迪藍指出﹐與特朗普隨意發動的其他貿易戰不同﹐美國和中國的對抗﹐並非主要由特朗普推動﹐而是由強大的貿易保護主義者和國家安全鷹派聯合推動。這兩個派別的人一直都擔心中國崛起﹐會威脅到美國的主導地位﹐他們現在找到一個難得的機會來壓制中國。

潘迪藍續稱﹐他們面臨的挑戰是如何讓特朗普停止與其他國家開火﹐改為將火力集中在中國這個真正對手身上。他們讓特朗普從重談修改NAFTA而獲得聲譽﹐其實也是為了他們自己的利益。因為這可以協助特朗普建立擅於談判及達成協議的形象﹐但同時又無損他的強硬形象。

她又說﹐NAFTA重談一個重要制約因素是,美國有36個州的最大出口市場是加拿大。若不能達成協議﹐將會造成巨大的政治漏洞。另外﹐加拿大﹑墨西哥和歐盟國家都是美國的傳統盟友或友好國家﹐不會對美國的地緣政治主導地位構成威脅。相比之下﹐美國只有5個州的最大貿易伙伴是中國。在美國鷹派眼中﹐中國希望在人工智能等關鍵新技術方面超越美國﹐明顯是美國的戰略競爭對手﹐旨在取代美國在亞洲的霸權。簡而言之﹐相對NAFTA和TPP的談判對手來說﹐驅動美國與中國對抗的力量要強大得多﹐但抑制這種對抗行為的力量卻又弱得多。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6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