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院新內鏡中心 麻醉手術增三成
【明報專訊】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自1994年開設內鏡中心,為患者診斷及治療腸胃疾病。該院於今年2月ㄔ庢s內鏡中心,可做高難度無創內鏡手術的介入治療室由1間增至4間,治療室總數亦會逐步由5間增至8間。威院預計,今年全身麻醉及監察麻醉的手術量,會比去年增加28%,至逾300宗。
剝離腫瘤需時僅兩小時
病人5年存活率提升
威院外科榮譽顧問醫生趙偉仁表示,內鏡技術起初用於切除「草菇形」的大腸瘜肉等,但難以切除較平滑的早期腫瘤,其後改用「內鏡黏膜下剝離術」。他表示,一般食道癌手術平均需要8至10小時,在內鏡中心做剝離術則不多於2小時,病人創傷較小,5年存活率提升。威院自2004年引入該技術,手術量由當年的9宗上升至去年的180宗。
打通「隧道」處理黏膜下腫瘤
趙偉仁表示,內鏡技術發展至可處理黏膜下層的腫瘤,他說過往使用內視鏡只能做腸胃內部的手術,現時使用「經口內鏡隧道切除術」可在腫瘤的上方打通「隧道」,由黏膜層直達肌肉層並切除腫瘤,適用於腫瘤3至4厘米的早期癌症患者。內鏡手術有腸胃出血風險,趙表示有關技術「好像地下鐵,上面的樓宇不用拆除,下面有隧道打通,完成後上層依然沒有問題」,因此可於內鏡中心施行,不用入手術室。
威院內鏡中心病房經理黃美燕表示,舊內鏡中心於2015年增加麻醉手術節數,由每周1節增加至4節,當中全身麻醉及監察麻醉的手術量由2015年的85宗,增至2016年的150宗及2017年的234宗。
趙偉仁說,新內鏡中心每周可服務6至8名需接受全身麻醉或監察麻醉手術的病人,料今年該類手術量可超過300宗,院方計劃於2019/20年度增加麻醉節數至每周6節。
6畫面屏幕 醫生毋須兩頭望
新內鏡中心的設施方面,黃美燕表示,4間介入治療室設有大屏幕,可分割出6個畫面,同時顯示電腦掃描、超聲波掃描及X光等影像,醫生做手術期間不用再「兩頭望」其他的屏幕。
黃又表示,新中心設內鏡儲存櫃,經消毒的內鏡可存放72小時的「保鮮期」,如過期會亮起紅燈提醒醫護人員,她說以往需靠人手清洗內鏡,並暴露於空氣之下風乾,現在有清洗儀器及儲存櫃,更方便及安全。中心亦有追蹤系統,可記錄每支內鏡的去向。另外,中心設住院及門診病人復蘇區,護士亦可透過屏幕統一監察10名病人的維生指數。
明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