籌備10月 新蒲崗「波波樹」成功遷10米 耗百萬公帑 環團﹕早改高架橋走線可免遷
【明報專訊】政府計劃在新蒲崗興建一條高架園景橋,連接啟德新發展區,但走線與區內地標大樹重疊,政府昨成功將重量逾200公噸、約相等於12架雙層巴士的細葉榕樹木連泥膽遷至10米外。有份參與制訂遷樹計劃的教育大學地理與環境科學講座教授詹志勇表示,該樹移植準備工作「做到足」,包括以人手勘探及挖掘樹旁泥土、分3階段修剪樹根等,過程長達10個月,以提升存活率。但有環保團體認為,當局只需在規劃高架橋初期略為更改走線,就可做到橋、樹並存,毋須花額外近100萬元公帑遷樹。
明報記者 馬耀森
花10月勘探挖泥修剪樹根 增存活率
該棵細葉榕於前彩虹軍營仍在運作時已存在,後來軍營拆卸,部分土地用作興建采頤花園,餘下土地一直空置,上面生長了數十棵大樹,其中一棵樹冠呈圓形,區內居民稱為「波波樹」。由於該地被納入啟德發展計劃,該區居民擔心該樹會被砍,直至去年6月土木工程拓展署提出將該樹移往10米外的空地,又委託樹木專家詹志勇為大樹制定移植計劃。
時隔一年,土木工程拓展署昨天邀請環團到現場觀察遷樹過程,並講解遷樹前的準備工作。土木工程拓展署昨回覆本報查詢表示,遷移該細葉榕前,該署承建商分階段修剪樹根,以及建造運載泥膽的鐵箱及臨時路軌;昨天在該署委聘的顧問公司及樹木專家詹志勇在場監督下,細葉榕已成功遷移,整個過程約7小時,於傍晚完成,平均每小時將樹移動約1米多。
詹志勇表示,遷樹只用了數小時就完成,但前期工作長達10個月,包括以人手挖掘樹旁泥土,尋找樹根分佈,經專業評估後將泥膽長闊定為10米,深度1米,做到包含最多樹根,又可減輕泥膽重量。
建鐵箱路軌搬運 一日遷完
詹志勇說,確定泥膽大小後,承建商分3階段挖掘修剪樹根,分別於去年9月中、11月中及今年1月中完成,每次修剪約三分之一樹根。挖掘完成後,在坑內回填優質土壤及定期用生長激素的混合物料灌溉,以促進修剪的樹根生長,故每次修剪之間亦預留最少兩個月時間,讓樹根重新生長。完成樹根修剪後,承建商為大樹加建鐵箱,圍封泥膽,最後以數十條鋼管承托泥膽底部,形成一個巨型鐵箱,今年5月中完成。
詹志勇續說,本港過去已有多次遷移大樹經驗,這次「做到足」,包括首次為盛載泥膽的鐵箱打造4組鐵輪,減少與路軌摩擦力,承建商昨天以「油壓唧」將大樹推動,每次移動0.6米,最終一日內完成遷移。
環團﹕做得再好仍有風險
環保觸覺昨天獲邀觀察遷樹過程,義務總幹事譚凱邦認為政府其實只需在規劃高架橋初期略為更改走線,就可做到橋、樹並存,毋須花額外公帑遷移大樹。土木工程拓展署表示,遷樹開支已包括在「啟德發展計劃—前北面停機坪第3B期基礎設施工程」的預算開支,並不牽涉額外開支。知情人士則透露,遷樹支出近100萬元。
綠色力量副主席文志森認為,遷移大樹有如做「大手術」,做得再好仍有風險,存活率難以做到百分百,認為政府應盡量以工程遷就大樹,而非將大樹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