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07.03
    星期二

華裔醫生36年接生7226嬰
省議員李耀華也是「蔣BB」

[2018.07.03] 發表
蔣黃文英(右)執業婦產科醫生近40年,曾接生逾7200名嬰孩。(PCHC-MoM網站圖片)
蔣黃文英數年前獲溫市頒榮譽公民獎。(PCHC-MoM網站圖片)
卑詩大學醫院外科前院長蔣北扶醫生。(資料圖片)

【明報專訊】於上世紀50年代少有華裔婦產科醫生,現已退休的醫生蔣黃文英(Madeline Chung)在行醫36年期間一共接生過多少個嬰孩,卑詩大學醫院外科前院長她的丈夫蔣北扶指最近翻查紀錄發現,數目有7226名。

蔣北扶亦是加華歷史文物收藏家,他曾給卑詩大學捐贈數以萬計有關加拿大華人在卑詩和加拿大太平洋鐵路有關的書籍及文物等。據Vancouver Sun報道指,蔣北扶近期翻閱妻子一些行醫時的舊紀錄,從那些20多本寫有「婦產預約」的深藍色記事簿內,數算一下妻子在1956年至1992年期間,一共接生過的嬰孩數目,並發現與多年來一直認為的6532名不相符,部分在1973年及後出生約694的嬰孩沒有計算在內,換言之,總數應是7226名。

他指,那些記事簿內有妻子行醫時手寫的筆記,每一行記下她曾接生產婦的姓名、預產期、生產日期、嬰孩性別、體重和血液等資料。那些筆記一直藏在一個舊文件箱內。

由蔣黃文英醫生接生的嬰兒,現已長大成人,不少成為有貢獻的社區人士,當中有律師、教授、商人及政客等,包括溫哥華一選區的自由黨省議員李耀華。

李耀華指,數年前為蔣黃文英醫生賀90歲大壽時,約15至20名被稱為「蔣BB」,即由蔣醫生接生的人聚首一堂。負責組織該聚會的那一家庭,更有約10人也是由蔣醫生接生,他們不少在結婚後才發現。

黃文英在上海出生,於香港長大,而蔣北扶是卑詩維多利亞土生土長的華裔後代。於中國畢業的黃文英在滿地可遇上當時入讀McGill大學讀書的蔣北扶。蔣北扶醫科畢業後回到卑詩,而黃文英則到美國的世界著名醫療機構Mayo Clinic修讀婦產專科,三年後才回到溫哥華。

最初她在溫東的緬街(Main St.)夾百老匯東街(E. Broadway)掛牌,選址正因看到種族歧視的現實。蔣北扶指,在選址前,他們曾走到市中心和所有有華裔醫生執業的地區,溫市全部7個華裔醫生都在緬街夾喜士定東街(E Hastings St.)的華埠。其中一名醫生畢業於多倫多大學,曾走出華埠到近百老匯夾格蘭護街(Granville St.)執業,但診所連一年考驗都經不起,因沒有病人。

他續說,後來雖然《排華法》獲廢除,但仍有總總原因,來卑詩的華人不多,但之後的10年有很多改變,有移民潮。

他指,看到上述那些華裔醫生的情況是黃文英正式掛牌前數年,當時他們便想應該在華埠之外,但又不太遠的地方開診所,這樣她便可以有其他病人,又可近華埠。他指初期不夠病人,她亦有到避難所及為在囚人士服務當義工。

蔣黃文英診所輪候的病人後來漸多,執業近40年間,有多年她每年接生逾250名嬰孩,該工作量不少,早晚都有嬰孩出生,因為當時病人由多過一名醫生負責是不常見,與現況有不同。

92高齡蔣黃文英去年聖誕中風

就在蔣黃文英退休前兩年,她因一次駕車回家途中睡着而她的車撞向一電話杆,她的手、腳及多處骨折,並一度有生命危險。約兩至三個月後她康復和繼續工作,當時蔣北扶已退休,每當太太晚上工作後,他都會起來接她回家,這亦使她萌生退休的念頭。

蔣北扶指,現年92歲的蔣黃文英沒有再接受訪問,她去年聖誕中風,失去說話和走路的能力,但開心生活,寢食都很好,早上9時起牀,晚上9時睡覺。

更多社區消息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6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