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西版(溫哥華) - Ming Pao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圖片
岑偉宗(左)和羅倩欣(右)分享粵語音樂劇特色。(伍皚婷攝)
放大
 

其他新聞
聯邦保守黨領袖發文 紀念人頭稅平反12周年
列市新消防局推遲開幕 市府:部分工程未完成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社區新聞
 岑偉宗:粵語音樂劇創作空間廣
卑大「第二屆唐人世界工作坊」

【明報專訊】卑詩大學(UBC)亞洲研究系粵語課程舉辦「第二屆唐人世界工作坊」,昨日邀請香港音樂劇填詞人岑偉宗和卑大音樂系副教授羅倩欣,出席座談會探討粵語音樂劇,認為香港音樂劇歌詞應雅俗兼備,創作空間頗為廣闊。

香港著名作詞人岑偉宗1994年開始涉足音樂劇的填詞工作,筆下的音樂劇作品不計其數,並曾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台灣電影金馬獎、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CASH)等多項音樂大獎。他昨日受邀出席在列治文圖書館舉辦、名為「粵語音樂劇今昔 1997-2018:與填詞人岑偉宗一席話」的座談會,與在場數十名參加者分享香港音樂劇的特點。

岑偉宗提出粵語音樂劇歌詞具有「雅、妙、趣、俗、鄙」共5個語感。「雅」代表文雅的書面語、「妙」和「趣」則涉及廣東白話,而「俗」和「鄙」就包含文字禁忌,例如粗口。

在岑偉宗的歌詞中,不難發現廣東白話,填詞界甚至公認岑偉宗在創作上堅持「口語入詞」。岑偉宗說,音樂劇的詞和流行曲不同,流行曲歌詞用不上「鄙」,而音樂劇會描述不同背景的角色,填詞人需要懂得如何操控上述5個語感,雅俗兼備,令人物性格更突出。他認為填詞時絕對不應自我設限,影響歌詞表達。

羅倩欣亦認同在雅與俗之間遊走是粵語音樂劇的特色,能反映香港的地道特色。此外,她說玩近音或諧音在香港音樂劇中也是十分常見,相信對作詞人來說是件十分「過癮」的事。

岑偉宗說,早期的香港觀眾對音樂劇的定義有所誤解,以為有歌就是音樂劇,例如香港人普遍會把《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定義為音樂劇,但其實它只是以歌廳為故事背景的話劇,如果把劇中所有歌曲都拿掉,劇本還是完整的。

岑偉宗又說香港劇團多年來宣傳手法的轉變也很有趣,初時會標榜「百老匯式音樂劇」,希望能提高劇目格調,之後改為著重「原創音樂劇」,以自創曲詞去吸引觀眾,直到現在就轉變成「原創粵語音樂劇」,強調本地特色。

不過,岑偉宗表示,百老匯音樂劇理所當然是原創,而香港的原創音樂從來都以粵語歌為主,所以上述的不同說法,其實都是在描述同一件事。

 
 
今日相關新聞
岑偉宗:粵語音樂劇創作空間廣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