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遠河流治污造假 臭黑報稱「清澈有魚」
【明報專訊】廣東清遠市整治污染河流涉嫌造假。上報環保部的資料顯示,被納入黑臭河治理的4條河流,其水質監測均達到要求,公眾評議結果為96%。實際情况卻是多條河遠超「重度黑臭標準」,水面還漂浮着垃圾,沿河民眾怨聲載道。環保部督察組表示,對此絕不姑息。
指公眾滿意率96% 居民:哪來的
中央環保督察組依據《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要求廣東省2017年底消除黑臭水體平均比例為60%。根據第一輪中央環保督察指出,廣東省城鎮應建成1.4萬公里污水收集管網,但實際只完成9000多公里,城市黑臭水體多達243段。
廣東省向中央環保督察組表示,截至2018年5月底,全省243個黑臭水體中有194個完成整治工程,實現了「不黑不臭」的初步目標,完成率達79.8%。其中清遠市上報資料指,瀾水河、海仔大排坑、龍瀝大排坑和黃坑河水質監測均達到要求,公眾評議結果為96%;更稱「清澈見底、魚類成群」。廣東省有關部門認定,清遠市黑臭水體整治初見成效。不過,中央第五環保督察組近日隨機抽查清遠市海仔大排坑的治理情况,真相令人震驚。
新華社報道,現場檢查時,沿河居民覺得這是個笑話。一名市民稱,「不下雨的時候還是又黑又臭的。也就去年有幾天感覺好一些,當時清遠市正在創建全國衛生城市。」清遠市五洲世紀城小區居民則質問,「滿意率96%從何而來」。該小區約4000人,現場檢查時多數居民表示,這條河依然影響他們的生活,遠沒有達到不黑不臭。
督察組還注意到,該河涌仍在整治中。盡管近期連續下雨,但站在海仔大排坑旁,仍有陣陣臭味襲來。清遠市水務部門一名官員表示,為了能按時完成任務,也為能通過全國衛生城市驗收,該市既沒有截污也沒有清淤,而是採取一種應急方式調水稀釋。該官員介紹,2017年8月清遠市開始第二階段的治污工作,啟動了海仔大排坑黑臭水體治理項目工程,目前也僅完成整治工程的40%。
督察組已明確將繼續對清遠治污展開深入調查,堅決查實「假裝治污」「表面治污」問題,並依法依規嚴肅處理,絕不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