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巴上落客位 少深圳灣三成
【明報專訊】港珠澳大橋配套逐漸曝光,路政署透露,大橋香港口岸往市區方向只有約40個跨境巴士上落客位,較深圳灣少三成;往珠海及澳門方向更只有29個跨境巴士上落客位。業界批評大橋配套不足,估計日後早上繁忙時間上落客位將供不應求。有立法會議員認為政府應增加口岸交通配套,否則香港口岸將成為大橋「樽頸」。
港珠澳大橋開通後,行經大橋的主要交通工具包括跨境巴士及往來港澳及港珠口岸的穿梭巴士。路政署回覆本報表示,香港口岸往珠海及澳門方向的跨境巴士及穿梭巴士上落客區,在通車初期設18個跨境巴士上客位及11個落客位,另有18個穿梭巴士上客位及20個落客位。至於口岸往市區方向,則設有33個跨境巴士上客位及11個落客位。
大橋中長期客流量超深圳灣目前
這些上落客位需供數以百計的跨境巴士使用,由於大橋已發出350個來往內地的跨境巴士配額,及50個來往澳門配額,若配額用盡,每日將有800架次跨境巴士進出口岸。而據運輸署及立法會資料,去年深圳灣口岸平均每日約900架次旅遊巴出入境,而深圳灣口岸往市區方向有43個跨境巴士上客位及20個落客位。換言之,大橋跨境巴士的配額,比深圳灣的跨境巴士數目少約一成,但往市區方向的跨境巴士上落客位卻比深圳灣少三成。
當局預測大橋中長期的客流量,比深圳灣目前的客流量更高,政府在今年4月提交財委會的文件顯示,三地聘請的顧問曾預測在2030及2037年,大橋每日客流量分別為12.6萬及17.5萬人次,多於深圳灣現時的約11萬人次。
直巴協會﹕深圳灣上客位已開始不足
港粵直通巴士協會秘書長張劍平表示,現時深圳灣上客位已開始不足,估計大橋情G將更嚴重。他說跨境巴士需待所有旅客上車後才能開車,一般需半小時,且大部分營辦商的班次都是早上離港、傍晚抵港,擔心在早晚高峰期,經大橋的跨境巴士要輪候很長時間才有上客位使用。
中港澳直通巴士聯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陳宗彝認為,大橋客流量遠高於現時深圳灣的客流量,以大橋口岸的跨境巴士上落客位數目,即使可應付開通初期的客流,長遠亦會出現配套不足。
議員憂港口岸將成大橋樽頸
實政圓桌立法會議員田北辰認為,口岸往市區方向的上落客位較深圳灣少,長遠而言有關配套需要增加。
公民黨立法會議員譚文豪認為,港珠澳大橋跨境巴士上落客位較深圳灣少,日後或會不足,他認為政府需在口岸尋找額外空地增設上落客位,否則香港口岸將成為大橋的「樽頸位」。
明報記者 畢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