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姐姦殺案 掀滴滴信任危機
網絡召車App「滴滴」最近在內地遇上醜聞。5月6日,21歲的空姐李明珠在河南鄭州乘坐滴滴順風車時,疑遭司機姦殺棄屍。警方表示,疑兇劉振華作案後棄車跳河,不排除已溺斃。事發後滴滴公司高調先於警方公布疑兇的身分和手機號碼,並懸紅百萬搜尋線索。這種「代警通緝」的行為看似頗有擔當,實際上又成為「關公災難」。
高調公布疑兇身分懸紅 先於警方
據內地媒體報道,死者的父親5月7日趕到鄭州報警,警方翌日發現遺體。死者父親稱,事主屍體下身赤裸,身上留有精斑,全身多處受傷。滴滴公司先於警方公布疑兇劉振華的個人資料並懸紅百萬徵集線索。與此同時,滴滴多次在網上道歉、又宣布「順風車」功能停用整改。
上述侵害並非個別例子,內地已多次發生網約車司機強姦、搶劫等暴力案件。深圳就曾在一次清查網約車司機時,發現逾3000人有暴力犯罪或吸毒紀錄。
司機留言涉性騷擾 恐淪獵艷工具
更令人不齒的是,有網友公布的司機版App的截圖中可見,司機可對乘客評分,有人甚至會留言稱「常穿絲襪」「容易走光」「體香撲鼻」,已經涉嫌性騷擾,司機更可標註該乘客的年齡、身分,進而使之成為不法之徒獵艷工具。
「女性計劃」 先驗身分
滴滴公司為了補救,在App新版本加設「女性計劃」功能,聲稱可以保障安全。身為男性的記者試着點進去,被告知須上傳個人身分證。也就是說,如果一名女乘客想透過該功能獲保護,先要提交自己的個人資料,驗證是否「女性」;但真正應該查驗的是滴滴所招募的司機,如果早點查清他們的背景,對女性的惡性犯罪根本不會發生。
明報記者 鄭海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