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05.10
    星期四

指日巡病牀40張 醫生組織質疑:需否為他人錯誤負責

[2018.05.10] 發表

【明報專訊】醫委會暫代主席麥列菲菲在判刑後批評,涉事醫生黃卓義巡房8次都未有發現錯誤,很難原諒。前線醫生聯盟副主席蕭旭亮說,事件令不少醫生感震驚,質疑醫生是否需要為他人的錯誤負責,又指在事發的九龍醫院中,醫生每日需負責最少40張病牀,質疑醫生是否需要負責醫療系統問題。公共醫療醫生協會會長麥肇敬說,事件令員工危險,加重醫生壓力,料會加劇醫生離職。

蕭旭亮說,九龍醫院非由既定醫生巡房,而是由伊利沙伯醫院抽調醫生負責,每次有醫生巡房,都要負責整個病房、最少40張病牀,輪流巡房下一星期可能只會到房一兩次,每次都要靠護士去報告病人情况。他又說,理解市民對事件反應很大,但他質疑「為何他人做錯事要我們上身」,又反問醫生是否需要為其他醫療職系的錯誤負責、是否需要負責醫療系統的問題。

促醫局正視醫生工作量

蕭旭亮認為,涉事醫生被除牌,影響重大,日後其他醫生面對情况,知道面對人手壓力下有可能犯錯,「唯一可選擇的就是拒絕相關工作」。前線醫生聯盟昨發信回應事件,要求醫管局各管理層正視醫生工時、工作量,並提醒醫生以病人安全為優先,拒絕接受任何不合理的工作量。

麥肇敬說,九龍醫院屬康復醫院,醫護對病人的比例遠低於其他醫院,故難用其他醫院的標準衡量事件,在該環境下,醫生巡房要處理40、50個病人,事件的裁決及判刑令員工危險,加重醫生壓力,料會加劇醫生離職,他們會向醫管局提出要改善制度同增加人手。

彭鴻昌﹕列明封喉 醫生照簽

關注病人權益的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認為,上述說法「講不過去」,公立醫院制度的確不足,他亦同情醫生情况,但質疑是否等同醫生不需負責,今次涉事醫生並非一次看不到錯誤,而是8次都看不到錯誤,醫療紀錄清楚列明病人咽喉被封,醫生照樣簽署,「難道是沒有看過就簽?」

更多要聞
「真誠相信」援交女夠秤 港大生脫非禮罪 終院裁非禮16歲以下非「絕對責任罪行」
【明報專訊】13歲女童聲稱「暑假無事做」及對援交好奇,假裝17歲於成人網站招客,事件被揭發後,多名曾與她發生性關係的男子被捕,其中已有女友的... 詳情
【明報專訊】本案因女童父親發現女兒的接客紀錄而揭發,事後除上訴人蔡偉麟外,另有4名男子被捕,當中有人在警誡下曾稱:「吓!13歲?唔係呀?」亦... 詳情
【明報專訊】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去年建議開發「中央管理通訊系統」,有關的2.3億元合約由總部位於深圳的「彩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標,承辦「... 詳情
【明報專訊】旅居德國的異見作家廖亦武,早前公開已故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遺孀劉霞的錄音,錄音中劉霞哭訴不能與外界聯絡,「現在沒什麽可怕的了…... 詳情
慶「歐洲日」 鐘樓亮歐盟標誌
【明報專訊】昨天是「歐洲日」,旅遊發展局和歐洲聯盟駐香港及澳門辦事處昨晚在尖沙嘴鐘樓舉行「香港歐盟彩燈橋」活動,並將代表歐盟旗幟的藍光及歐盟...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6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