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沙」手機殼含「不明液體」 被要求寄艙
京婦遭遇揭各地機場要求不一
【明報專訊】近年手機殼款式愈出愈多,裝有液體及小裝飾的「流沙」手機殼,是其中一個受歡迎款式。不過,北京一名女子近日從外地乘飛機回京時,安檢人員就指其流沙手機殼內有「不明液體」,要求將機殼寄艙。有內地傳媒向民航局及多個機場查詢,發現各地機場對能否帶同流沙手機殼上機規定不一,連民航局亦無法給予確定的答案,僅呼籲公眾乘飛機時,「盡量不要」攜帶同類物品。
有網店賣家表示,流沙手機殼液體可能有易燃的礦物油,推測這是機殼不能被帶上機的原因。
事主王女士月前從網上購入一個厚約1厘米的流沙手機殼,曾帶同機殼在北京和深圳等地乘飛機,一直未遇到問題。但近日她從成都雙流國際機場準備乘飛機回北京,安檢人員檢查手機殼後,指因裏面有「不明液體」,要求單獨寄艙。王解釋手機殼不易破損,且液體不會漏出,但安檢人員仍指已做過相關試驗,堅持手機殼需寄艙。王女士因沒有其他行李,故最終選擇以速遞,將價值約500元人民幣的手機殼寄回北京。
《北京青年報》記者向網上購物平台多名賣家查詢,他們對於流沙手機殼可否帶上飛機說法不一,有人甚至直接說不清楚。
其中一名賣家表示,多數流沙手機殼內的液體是水和礦物油,「有可能是易燃的」,加上若產品質素不佳或用家使用不當,會令液體流出,「遇到高溫等情形有可能灼傷皮膚」,推測手機殼或因此被禁帶上飛機。
記者又向北京、上海、成都及深圳4個機場查詢,其中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及禁止王女士帶流沙手機殼上機的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均指若涉及液體物品,需要由安檢員現場判定,才能確認能否帶上機;深圳寶安國際機場亦指,需現場檢查才能確認。
上海虹橋國際機場則表示,流沙手機殼因內有液體,無論是水還是礦物油,都需寄艙。
中國民用航空局(民航局)規定,乘搭國內航班的乘客,每人每次可隨身攜帶總量不超過1升的液態物品,開瓶檢查確認無可疑後,方可攜帶。《北京青年報》向民航局查詢,局方指因從外觀上,無法判斷流沙手機殼內液體的性質,故機場安檢部門需「嚴格檢查」,但手機殼較小,裏面的液體「不會超過20毫升」,且不會漏出,故可能有機場安檢認為無安全隱患,會讓旅客攜帶;而流沙iPad殼甚至背包外殼體積較大,「肯定是需要托運(寄艙)的」。不過民航局指,「為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建議旅客盡量不要隨身攜帶流沙手機殼之類的物品乘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