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僚主義致軍備落後
印度再次展開全球招標,盼為空軍戰機升級換代。印度軍方硬件落後老化,戰鬥力令人存疑,主因是印度官僚動作緩慢,又經常變更要求,再加上撥款不足,令採購多番延誤,未能及時更新。印度軍方曾稱,其軍事戰鬥裝備有高達68%屬過時產物。
航空及國防市場調查公司Forecast International的國際軍事市場分析師達林(Daniel Darling)在《國家利益》撰文指出,印度國防部去年一份備忘炮轟軍備採購程序和效率低落,2015年至2017年財政年度的144項潛在國防合約,只有8-10%在規定時限達成。這意味着由草擬提案要求(RFP)到業界再到財政部最終批准,過程不時出現長期延誤,往往錯過原定死線。其餘的90%至92%延誤個案中,更有很多是無疾而終,然後國防部又要重新以相近條件招標,費時失事。
空軍重災區 舊戰機將陸續退役
另一方面,印度官員持續重新審視、取消和重啟訂單,又往往提出不合現實的工業要求,各兵種又互扯後腿,以爭取自身撥款,結果印度軍力根基被挖空,戰力受到侵蝕。其中空軍更是重災區,其長期空中力量目標是在2032年或之前有45個空軍中隊可以投入使用,共計會有810架戰鬥機,作為反制中國和巴基斯坦「合謀威脅」的關鍵,但迄今印度空軍只有31個空軍中隊,遠少於2022年前目標的42個。更令人憂慮的是,空軍預計一批老舊的蘇俄製米格-21和米格-27戰機將會陸續退役,意味着庫存將又減少200架戰機,空軍中隊數字未來4至5年或會降到只有23個。(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