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委改革可加開研訊 料3年清700積壓投訴
【明報專訊】改革醫委會的《2017年醫生註冊(修訂)條例草案》上月在立法會通過,食物及衛生局長陳肇始認為,修例後醫委會可加快處理病人投訴,盼3年內處理好現時積壓逾700宗的投訴;把醫生有限度註冊年期由1年增至3年,則可吸引海外學醫的港人回流到公營醫療系統工作。
陳肇始盼多與投訴者溝通進度
陳肇始昨早出席商台節目《政經星期六》表示,據修例,醫委會可成立多於一個初步偵訊委員會,同時可召開多於一個紀律研訊,可加快處理投訴,希望3年內處理好現時積壓的逾700宗個案。她指出,病人家屬投訴後等待時間漫長,希望醫委會增加人手後,可多與投訴者溝通,讓他們知道進度。她又說,有些港人醫生在外地落地生根,原有的1年註冊年期令他們感前景不明朗,修例後把有限度註冊的合約年期由1年增至3年,可吸引海外醫生回港。
衛署擬「放蛇」阻濫用醫療券
對於有醫療服務提供者濫用醫療券,如游說長者購買保健產品或提高服務收費,陳肇始表示,衛生署正探討會否「放蛇」,呼籲市民遇到類似情况要投訴。
稱龕位20年期限「寬鬆」可無限續期
政府有意把新建的公營骨灰龕位設20年期限,之後每10年再續期。陳肇始節目後表示,如續期時有交租,可無限續期,日後若有離世親人與死者合葬,可重啟20年使用期限,形容是「很寬鬆的處理」。有關骨灰龕場條例生效後,截至上月29日,當局共收到144個私營骨灰龕場申請牌照,現正審議申請。她指出,部分龕場沒申請牌照,正聯絡家屬取回骨灰,又指食環署有暫存設施,但不可拜祭,食環署正研究於周邊安排設施讓市民拜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