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宮一號墜落倒數 劃過星空化灰燼
【明報專訊】中國實驗版太空站「天宮一號」即將墜落大氣層,引發全球太空迷追蹤。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指,「天宮一號」不會撞向地球,而會「化成一身絢爛,劃過美麗星空」,對民航以及地面造成危害的可能性極小。根據最新預測,「天宮一號」墜落大氣層的時間可能是今日下午至明日早上,雖然誤差值不斷縮小,但其路徑仍可能變化。
可能降落點覆蓋南北緯43度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昨日公布,「天宮一號」軌道高度為179公里,比前一天降低10公里,預計墜回大氣層的時間是「4月2日前後1天」,比原先預測的遲1天。而歐洲太空總署在香港時間昨日下午5時公布的預測,從今日下午到明日早上都有可能,目前的「窗口」中間值為4月2日7時25分。
美國非營利組織AerospaceCorp則預測中間值是今晚11時,前後9小時都有可能。歐洲太空總署強調,所有預測仍可能有很大變數,而可能降落的地點是北緯43度至南緯43度之間的所有地區,範圍相當大,從北京到悉尼、美國紐約到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都包括在內。
現有技術無法精確預測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微信公號稱,「天宮一號」不是流星或者隕石這樣的自然天體,現時的地面測控技術可以精確地測量並預測自然天體的軌[,但「天宮一號」的軌[未必固定,只能按其組件構成推算其解體、燃燒情G。騰訊網軍事專欄「米格軍事評論」指,內地主要靠西安測控中心和「遠望」號測量船的雷達和測控系統計算精確的軌道參數,各大天文台的大口徑光學望遠鏡亦可觀察其外形是否發生變化、姿態是否失控。
「米格軍事評論」分析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官網歷來公告稱,自2017年3月21日起,「天宮一號」下降第一個50公里用了8個月,第二個50公里耗時4個月,第三個50公里只耗時半個多月,可見是愈墜愈快;從2018年3月19日起公告刪除「姿態穩定」,說明「天宮一號」已開始翻滾;至3月28日「公告」刪除「形態未發生異常」,意味茈~部結構已經發生變化,可能是太陽能電池板等已經變形甚至脫離。
華載人航天辦﹕勿杞人憂「天」
法新社引述美國哈佛-史密松天體物理中心天文學家麥克道爾(Jonathan McDowell)稱,「天宮一號」是自1957年人類首有失控航天器墜回大氣層以來,重量排第50位的航天器,「更大的掉下來過,也沒有任何傷亡」。歐洲太空總署亦稱,60年來有6000多件航天器失控墜回地球,從未傷及任何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稱,普通人被200克以上的隕石砸中的概率是7億分之一,一生中被雷劈的可能性是1.2萬分之一,所以無需杞人憂「天」,「天宮一號」大部分組件將會在大氣中燃燒殆盡,即使有少量殘留,極大機會是墜入海中。
不過,「天宮一號」仍引發全球太空迷追蹤,昨日在社交平台Twitter搜尋熱門話題「#Tiangong1」,美國、澳洲、新西蘭等都有網友聲稱自己看到「天宮一號」劃過天際,有如看到「閃亮的流星」。而麥克道爾則稱,在離地面60至70公里時,「天宮一號」的碎片會化成火球,散布於數百平方公里的高空,地面觀測者會看到「壯觀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