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搬煤倒灰方便長者 價錢仍是心病
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杰在3月19日全國「兩會」的部長通道上說,「大家有機會可以到已經實施煤改氣、煤改電的地方,到老百姓的家裏走走,問問老百姓的感受。而我自己的感覺是,老百姓普遍是非常歡迎煤改氣的」,是不是真的呢?多名已完成煤改氣的村民接受本報訪問時稱,煤改氣給生活帶來便利,但不菲的支出仍是其一塊心病。
憂「回贈」取消 增取暖成本
本報記者走訪了自2016年已展開煤改工程的河北保定,蓮池區北劉各莊70歲村民魏大媽表示,村委2016年曾統一收走村民家中存煤,折價返還煤款,而拆除鍋爐時給了1000元(人民幣,下同)補貼。往年燒煤成本大概為一年1500元,但用燃氣的費用大概一年3000多元,燃氣公司會在翌年「回贈」每戶最高1200元的補貼,因此實際只是貴了幾百元。但她認為燒氣後村內衛生明顯好轉,「往年家家燒煤,不但空氣中都是煙火味道,院子裏也都會落灰,而現在燒煤氣,省去了每天生爐火倒爐灰的麻煩。」她指村內大部分是留守老人,每個冬季需要買兩三噸散煤,用蛇皮袋裝好,每袋50多公斤,從地面堆到天花板,因家中沒有年輕人,每次取煤很費力,現在則可省去麻煩。此外,新式的壁掛爐可以自己設置溫度,較煤爐更好控制室溫,也不怕夜間熄火而變冷,但她也擔心如果取消「回贈」,取暖成本會增加太多。
居民:電費佔年收入
八分之一
除煤改氣外,保定市區也已完成124個屋苑、約兩萬戶居民的「煤改電」,農大一分場80歲居民房大媽稱,去年冬天在非常節省的情况下依然用了將近2000元電費。「我沒辦法,人家正式工一個月有將近4000元退休金,我只有1000多,如果可勁兒(使勁、出力)用,一天一宿(一晚)一百平(方米)的地暖面積至少要用100度電,折合電費超過50元。如果不取暖,一年電費才五六百元。實在用不起。」附近居民65歲齊先生則表示,以往取暖一冬最多3噸煤,折合不到2000元,現在一冬差不多要5000至6000元,約佔居民年收入的八分之一,雖然也聽說有用電補貼,但目前仍未發放。
供氣緊張 各省增煤改電
房大媽說,希望政府也能夠將煤改氣引進城市,但本報記者獲悉,鑒於2018年國內天然氣供應仍將趨緊,各省紛紛壓減煤改氣比重,而增加煤改電工程,以避免天然氣需求驟增。
河北省委書記王東峰在今年兩會河北團開放日時也表示,考慮到天然氣及河北電量供應雙雙出現缺口,河北在今年的清潔能源工程中將重點利用地熱以及太陽能等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