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癌病患怕失聲 過來人義工勸開刀
【明報專訊】對抗癌魔,承受的不單是肉體的折磨,也有「講不出聲」的痛苦。不少喉癌病人需接受喉部切除手術,術後要重練如何發音,由數「一二三」從頭學起,有如牙牙學語的嬰兒。康復路難行,令病人對手術「避之則吉」,寧願病情惡化,也未肯開刀。有喉癌康復者組成義工,到醫院探望病友,為說服對方動手術,幾經堅持不怕捱鬧,行動背後的關懷「盡在不言中」。
不怕捱鬧 數次探訪打動
現年78歲的韓文貴(阿貴)在50歲時患喉癌,接受喉部切除手術後康復。阿貴患病前是夜總會老闆,「出入都十幾個跟班」,惟術後喉嚨留下人工造口,發聲靠「氣動式喉頭」(俗稱「喇叭仔」)輔助,儀器有如飲管,一端貼近造口,另一端放入口腔。阿貴說,不時要承受他人的異樣目光,加上變得口齒不清無法應酬,遂在3年後結束生意。當時的他自感失敗,其後做義工「多一份精神寄託」,見茼陳f友無親無故「忍不住落淚」,也有人因病離世,慢慢放下執著,「失敗也要學懂承受」,現他已能樂觀面對人生。
另一名喉癌康復者梁幹陵(Frankie)在8年前確診喉癌,起初怕「失聲」未肯做手術,幸好遇義工探訪,說明即使喉部切除,安排人工聲瓣也可再次說話。「用過來人身分說服病友,比醫生更有說服力」,Frankie康復後也加入義工行列,他憶述曾遇病友堅持不開刀,鬧遍醫護及義工,數次探訪終打動對方,「我跟他說不動手術不止死,而且死得辛苦,因會呼吸困難」。
阿貴及Frankie是喉癌病友組織「新聲會」委員,該會1980年代成立,現支援約3000名病友。「新聲會」昨舉行開放日,署任總幹事陳安怡希望提升公眾對「無聲者」認知,避免以奇怪目光看待其發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