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南沙設半小時交通圈
【明報專訊】廣州新一年的城市總體規劃出爐,廣州市國規委上周六(24日)發布信息稱,《廣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草案已經編制完成,並於2月24日至3月25日進行為期30日的公示。規劃提到要將南沙建設為粵港澳大灣區核心門戶,未來南沙將實現30分鐘直達大灣區主要城市中心和重大交通樞紐,同時建設「粵港澳全面合作示範區」。
規劃提到,要將廣州逐步建設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引領型全球城市」,其城市性質為「廣東省省會、國家重要中心城市、歷史文化名城、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商貿中心、交往中心、科技產業創新中心」。
規劃特別提到,要實現「強南沙」,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核心門戶,其核心功能包括大灣區交通中心和綜合服務功能核心區。為強化南沙大灣區交通中心功能,規劃提出要推進南沙樞紐站規劃建設和提升慶盛站綜合交通服務能力。
當中包括推進建設南沙與廣州主城區、香港國際機場、深圳寶安國際機場、廣州南站暢達的高速交通走廊,實現30分鐘直達大灣區主要城市中心區和重大交通樞紐。廣州還將在南沙、黃埔、空港經濟區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
此外,廣州大學城、廣州長隆、大石、洛溪、南村鎮等的番禺部分區域首次納入廣州主城區的範圍。規劃提出的城市副中心則包括南沙區全域,該區域是廣州副中心與功能完整的濱海新城,也是廣州面向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的門戶。
人口規劃方面,廣州計劃將2035年常住人口規模控制在2000萬人左右,同時按照2500萬管理服務人口進行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配套;而根據廣州市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16年底,廣州市常住人口約1404萬人。
這意味着,廣州從2017年至2035年,規劃範圍內增加的人口約為600萬,平均每年可增加的人口為33.3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