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港吸納資金池成謎 共享單車被投訴刪帳不退餘額
【明報專訊】運輸署上月要求共享單車平台停止港島區租賃服務,並聲言加強打擊違泊單車,令社會再次質疑共享單車在港營運空間,擔心出現與內地一樣的結業潮,令用戶無法追討按金(見另稿)。本報向4家在港提供租賃單車的平台查詢,僅獲兩家回覆在港用戶量(見表),共享單車平台在港吸納的資金池成謎。有用戶投訴GoBee.Bike在收取按金及增值費後更改條款,致令取消帳戶後未能取回增值額,GoBee.Bike回覆若客戶重新使用,可把未退回的增值額轉到新帳戶。
明報記者 李以莊
投訴人不滿GoBee.Bike突改條款
居於馬鞍山的林小姐,去年9月第一次試用GoBee.Bike租賃單車服務,支付了399元按金再增值100元,使用了20日後,林小姐注銷帳戶,順利獲退回按金及用剩的金額。林小姐9月底再登記,再支付按金及增值。至今年1月,林小姐稱平台軟件出現問題,「經常找不到單車」。及後公司更新軟件,林小姐於1月5日重新登入時,須先「接受」條款,「不接受就登入不了,登入不了便不能申請退款」。林小姐取消帳戶並申請退款,惟今次只退回按金,未退回尚未用完的約65元增值額。
林小姐不滿,以電郵查詢,1月12日獲GoBee.Bike回覆稱新增條款列明「不退回充值額」。GoBee.Bike回覆本報表示,用戶刪除帳戶可獲發還按金,若再重新登記,會把舊帳餘額轉入新帳戶。對此,林小姐認為,「不是錢的問題,這根本是陷阱,怎麼可能中途更改使用條款,有違合約精神,教我如何有信心再使用?」
Ketch'Up Bike稱無資金池 HobaBike料逾70萬
共享單車除違泊外,現時社會亦關注提供服務的平台共攬香港用戶多少按金及其資金池規模。本報向4家公司查詢,HobaBike創辦人宋賢邦說,現有8000人次使用,恒常用戶約有2000人,本報以按金368元推算,在港資金池已有逾70萬,宋說平台不會動用該資金,又承諾用戶取消服務可「一鍵退款」,但須先用完所有增值額後才可退回按金。Ketch'Up Bike創辦人鄒健宏則表示,平台現階段不收按金亦未開始收費,故沒有資金池。佔市場份額較大的GoBee.Bike和ofo僅回覆全球使用者數字,沒交代在港用戶量、資金池規模。
內地結業潮 用戶按金損失逾10億
香港無線科技商會主席羅國明認為,共享單車市場在香港接近飽和,擔心若再有競爭者加入,會出現如內地一樣的情况﹕去年共6家共享單車平台結業,用戶按金損失逾10億元人民幣。民主黨立法會議員胡志偉認同共享單車的理念,但反對要先付按金及預繳式增值的營運模式,「共享單車僅靠投資及預繳式金額維持,沒人知資金鏈何時斷,收取按金即把營運風險轉嫁消費者」。消委會提醒用戶若平台倒閉,消費者作為無抵押債權人,追討優次排在清盤公司、僱員、政府等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