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跨年」 國人知識付費興起
【明報專訊】除了演唱會,愈來愈多中國人在歲末年終時選擇「知識跨年」,網紅如高曉松、吳曉波、羅振宇等名嘴演講分享自己對過去一年的觀察並分析未來;知識跨年已從網絡直播躍上電視媒體,而且在沒有小鮮肉或流量明星的狀況下,收視率仍不斷攀升。
《得到》App創辦人羅振宇2015年便開始舉辦跨年演講,並發願要連辦20年,媒體稱其以一己之力創造了「知識跨年」的新模式。今年是羅振宇《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倒數第18場,與深圳衛視合作;同時間,浙江衛視也做了《思想跨年》晚會,由馬東、高曉松、張召忠同台,不論是獨角戲或名嘴齊聚,談的都是機會與焦慮。
自2016年開始,知識付費在中國快速興起,得到、知乎、分答等知識付費平台紅火,當年也被稱為「知識付費元年」。2017年知識付費趨勢更加速發展,豆瓣推出首款付費產品「豆瓣時間」,喜馬拉雅推出的「知識狂歡節」銷售總額突破1.96億元(人民幣,下同)。
根據中國「互聯網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第38次全國互聯網發展統計報告》,顯示55.3%的中國網民有過知識付費行為,2017年8月知識付費用戶突破5000萬,市場預測行業全年經濟規模達500億元。
據統計,為知識付費的首要驅動力是「獲得針對性的專業知識、見解」,其次是「節省時間和精力成本」;羅振宇稱,知識付費興起,背後深層原因在於中國人對學習的需求日益強烈。
不過,去年引起熱議的文章《羅振宇永遠不會告訴你的秘密》批評,知識付費治不了現代人的焦慮,「羅振宇們」讓人在短時間內接觸到各種新名詞,「以為買到的是知識,其實只是買到一堆知道」。
但羅振宇仍認為,在焦慮背後,當代中國的「知識危機症」是中國式機會的崛起。他指出,日常生活中累積的經驗和知識,也變得價值連城,過去認知中國經濟發展是綠皮火車,「全靠車頭帶」,實則中國已是每節車廂都有動力的動車組,「車廂愈多速度愈快」。
吳曉波也在《思想跨年》晚會指出,機會與焦慮是並存的,他看好的機會包括基因技術及高速成長的特色小鎮。
羅振宇認為,網絡帶有強烈的繭房效應,人們容易把自己綁在愈來愈狹窄的資訊裏,開放、共享的知識演講,有助打破繭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