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衛生署調查發現,低收入家庭的肥胖人口比例較高,心血管病高風險人口比例亦較高。香港營養學會會長張智良表示,貧窮人口未必不夠錢買食物,學會曾與大學合作研究,綜援金額足夠滿足營養需要,只是基層市民較不關注營養,促政府助基層「食得平齯S健康齱v。 綜援金足夠滿足營養需要 張智良表示,近年食物成本升,外出用膳亦愈來愈貴,對低收入戶確有影響,但香港營養學會兩年前與大學合作研究發現,綜援金足夠滿足營養需要,只是綜援家庭要注意食物選擇。 張說不少基層市民習慣買罐頭,或以「垃圾食物」作為給小孩的獎勵,部分低收入家庭又會將開支集中在教育或其他物質上,忽略健康,都會影響食物選擇。 蛋大豆芽含豐富蛋白質 衛生署按住戶收入分析未來10年患心血管病的風險,結果住戶收入低於1萬元的人中,有三至四成達高風險水平,意味未來公營醫療開支會增加。張智良認為,在醫療負擔、人道考慮上,都應協助基層市民均衡飲食,除了衛生署,社署、志願機構都應合作推廣如何「食得平齯S健康齱v。 張表示健康食品不一定貴,以攝取蛋白質為例,雞蛋、大豆芽及魚都有豐富蛋白質,急凍的肉及海鮮可能較便宜,但其營養價值並不遜色。 控制飽和反式脂肪攝取 膽固醇方面,因有證據顯示血膽固醇與食物膽固醇不一定有直接關係,故美國政府的「美國人飲食指南」撤銷膽固醇攝取上限警告,張智良解釋,人體內七至八成膽固醇由身體製造,不是經食物攝取,故此該指南較不茩垠鼓囿瑭x固醇,但建議要控制反式脂肪及飽和脂肪攝取量,因這些脂肪可助製造膽固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