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實戰場﹕聯校口語訓練 百折不撓 愈挫愈勇
【明報專訊】近月是聯校口語訓練的旺季,但有學校因報名人數不足告吹,更有學生跟老師說「膽怯」故臨時缺席。早前27間中學參加天主教教區中學中文教育委員會在天主教新民書院舉辦口語溝通訓練,學生自願上台練習,評審教師大讚「好勇」。百折不撓,愈挫愈勇,不僅指參加試前練習,還有首輪發言,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
以下哪個成語故事對青少年更有啟發?試談談你的看法。
.揠苗助長
.井底之蛙
◆首輪發言 (所有考生的立場:井底之蛙)(見表)
(內文經編輯修訂)
■首輪發言教師點評
╳ 未定義題目關鍵字
資深中文科教師袁漢基建議首3位同學在首輪發言時,先定義題目關鍵字眼。學生有定義「青少年」、「更」,但未有講述「揠苗助長」、「井底之蛙」的意義,並作延伸理解,如「揠苗助長」形容人們做事未循序漸進,欲速不達;「井底之蛙」則代表視野狹窄、自以為是。學生亦未定義何謂「啟發」,如令人對事物擁有新的想法。
╳ 讀音錯誤
學生首輪發言未提到「揠苗助長」,只以「另一個成語故事」描述。自由發言時,4人將「揠」錯讀為「拔」,正確讀音為「壓」,到了討論中後段才有學生發音正確。袁漢基建議若學生知道正確讀音,宜盡早提出,既令考官另眼相看,亦可救全組學生。
╳ 套語充斥
兩學生分別以「貼切性、鼓勵性」與「知、情、行」作論述角度,但沒有作延伸討論。袁漢基認為可用更貼切的角度,例如嚴重性,青少年急於求成,就像被人手拔過的青苗,最後枯死,人生被毀。所以青少年需認識「揠苗助長」精神,允許個人慢慢成長。另外學生拋出語例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但未解釋意思、跟論點的關係,資深中文科教師蒲葦認為相關例子「為拋而拋」,未夠貼切。
╳ 爭讓發言權 一次就夠
討論時間剩下1分鐘,有學生突然生硬地打斷他人發言。兩位老師估計學生發現發言次數不足,欲挽回困局。蒲葦說近年爭奪發言日漸普遍,很多人掙扎應該「爭」或「讓」。他認為無論爭與讓,一次就夠,多爭一次恐惹考官反感,多讓一次等於再無發言機會。
■練習場眾生相
台上示範完結後,台下逾百人開始小組練習。揭開考題時,不少學生唉聲嘆氣,因為遇上不擅長的題型。一聲「開始」,討論四起,老師、同學挨近細聽他人發言。倒數一分鐘,無人說話,學生硬著頭皮作總結,邊講邊盯著計時器,聽到「嗶嗶聲」後如釋重負。面對口試難關,兩位教師持著手抄筆記,向台下學生細解題目,化繁為簡。(圖3)
文、圖:蔡康琪
[語文同樂 第28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