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學童精神健康問題備受關注,浸信會愛蘆懋|服務處2017年分別調查中小學生情緒健康情G,推算全港有4.5萬名學生可能有嚴重抑鬱。香港學童正面對什麼壓力?這些壓力的成因是什麼?
◆壓力來源1:學業
浸信會愛蘆懋|服務處2017年8月發表《中學生抑鬱焦慮狀G調查》,訪問逾1.5萬名學生,最多受訪學生認為壓力源自文憑試,達22.3%,其次為學業及前途問題。機構2017年1至3月亦訪問1301名小三至小六學生,發現小學生的壓力來源首三位同樣與學業相關,首要原因是「功課太多」,其次是「升中選擇」及「適應及學業成績未如理想」。
原因:課業繁重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樂Teen會2016年8月至10月訪問726名家長及學生,七成受訪學生形容做功課「厭煩」、「無心機做」及「悶」。育有3名小二至小六子女的家長蔡太表示,校內功課及測驗令子女面對太大壓力,就讀五年級的兒子曾試過「做功課做到喊」。
衛生署學生健康服務臨H心理學家李靜慧2017年8月受訪時指出,近年學童因擔憂功課問題而求助個案增加,並透露曾有由普通班升讀精英班的小二男童,向父母表示擔心開學,更失眠及沒胃口;她其後發現男童一份有關香港經濟發展的功課,問及「在內地設廠的香港廠家,規模、員工數目、租金等與之前在香港設廠時的情G有何不同」,她指難度超出男童能力範圍。
原因:成績至上
浸信會愛蘆懋|服務處計劃主任馮澤棠說,許多學生對自己期望大,加上受社會愛比較的風氣影響,認為若學業不佳或文憑試失利,「上不到大學代表沒用,沒有價值」,容易導致壓力過大。擔任中學教師超過20年的張老師接受訪問時說,教育制度確實給學生很大壓力和限制, 特別是重視升學的學校,對學生成績以外的事關心有限。
為了爭取好成績,不少學生課餘時間上補習班,學習考試技巧。優才資源中心有限公司2016年11月至2017年1月,以不記名問卷方式訪問了3092名該屆中學文憑試考生,發現近七成考生有補習,平均每周3.5小時,每月花費約1000元。
◆壓力來源2:朋輩
學校除提供學習機會,亦是學生建立人際關係網絡的主要地方。香港青年協會「關心一線」2017年8月共收到約500宗與學校壓力有關的個案,青協媒體輔導中心單位主任吳錦娟透露,求助學童的憂慮較多與人際關係有關,他們可能過去在學校有不愉快經歷。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2016年4月發表2015年「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PISA)中有關學生生活滿意度的研究報告,調查全球54萬名來自72個國家或地區的中學生,香港有約5000名中學生參與。報告指32.3%受訪香港學生表示曾遭受校園欺凌,遠超平均的18.7%,排在全球榜首;另外,26.1%指曾被其他同學作弄、9.5%指曾被同學打和推撞。
原因:被欺凌排擠
中大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香港中心總監何瑞珠提醒,所謂欺凌,除了「看得見的」,也有更多不容易被「看見」,她指心靈上的傷害是很長遠,而且不容易被發現,孩子有時會自責,認為被人排斥是自己的問題。何瑞珠指在發展階段中,學生還未能拿郎菑v的身分,很容易將不受歡迎的因素歸咎到自己身上。
浸信會愛蘆懋|服務處的《中學生抑鬱焦慮情G調查》指出,學生屢受排斥對其抑鬱或焦慮構成的影響可較其他因素大。報告指男生主要會被侮辱或攻擊,女生則主要會被疏離或漠視,最常見的朋輩排擠情G為「被用粗口咒罵」、「被人取花名」、「被朋友用粗魯的姿勢或手勢侮辱」及「在同學中,我感到沒有存在感」。而小學生亦存在朋輩排擠的問題,受訪學生最常遇到「被人取花名」、「分組時,沒有人會主動邀請我入組」及「曾被朋友嘲笑和戲弄」。
原因:社交網誘發心理壓力
青少年透過互聯網通訊交流、學習、娛樂等,但資訊科技也可能為青少年帶來困擾和壓力。香港精神科醫學院副院長陳國齡指出,青少年很容易在社交媒體上產生衝突,「例如一句評論讓你不開心,其他人的反應加插入來,社交媒體讓這些反應放大、迴響增至二三十人」,產生公眾壓力,令學生社交壓力更大。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總幹事曾展國指出,近年較多人在網上表達情緒,但網友的回應未必正確,更有可能變成網絡欺凌。
英國謝菲爾德大學有經濟學者的研究發現,青少年愈花時間使用社交網站或通訊程式,會使他們對學業、校園、個人外表、家庭等方面的快樂程度愈降低。研究成員鮑威爾(Philip Powell)說,青少年多數會在網上以最理想形象示人,上載或討論帶來正面形象的內容或片段,因而亦較容易互相比較而自覺不夠他人快樂。另外,青少年愈花時間在社交網站,就愈易成為網絡欺凌受害人,這亦是青少年不快樂的原因之一。
◆壓力來源3:家庭
家長對子女的期望過高或管教方式不當,亦會對學生造成壓力,2017年9月,一所大型補習學校與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合作,對有補習的高中生做調查,獲1624份有效回應。45%受訪學生表示父母期望對其造成壓力,當中8%表示「很大壓力」。雖然受訪學生普遍感壓力,但卻較少與人傾訴,即使傾訴也只會找朋友,找家人和教師的比例低,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總幹事曾展國稱,部分父母在子女回家時便問他們「做完功課未?」、「溫完書未?」,會令子女覺得父母只關心學業。
原因:只講成績少談心
美國學者Eleanor Maccoby和John Martin以美國臨H和發展心理學家Diana Baumrind的研究為基礎,把家長的管教模式分為四種:
•開明權威(Authoritative)
父母給予孩子充足自由度,但會說明所設的規範
•專制權威(Authoritarian)
父母嚴厲控制孩子,孩子如違反要求,會嚴厲地懲罰
•放任(Permissive)
父母不給孩子規範,孩子縱有不對,父母也不責備
•忽略(Uninvolved)
父母對孩子的任何事都漠不關心
香港研究協會於2017年4月至7月進行電話訪問,調查1079名幼稚園、小學或中學生家長,發現逾七成家長最認同的管教模式屬「開明權威型」,但同時逾五成受訪家長表示認同「專制權威型」的模式及行為,包括責罰表現欠佳的子女、子女需嚴厲管教,有時可以用適量體罰,以及認為子女須接受父母所作的決定。五成四受訪家長認同「當子女不在身邊時,我會擔心其不能獨自解決問題」,報告指反映不少家長認為子女缺乏足夠的解難能力,提醒若家長過分照顧或介入子女生活,或會削弱其獨立生活能力。
學生如欠缺家人的關愛和支持,也增加學生的壓力。浸信會愛蘆懋|服務處的《香港小學生抑鬱狀G研究調查》指出,近四成學生認為很少家庭活動,逾三成學生常與家人吵架,逾兩成學生認為父母未能分擔其心事,顯示不少小學生與家人缺乏具質素的溝通。
原因:核心家庭空間小壓力大
香港青年協會2017年的《青少年如何處理壓力》的報告中,表示核心家庭、單親家庭、繼親家庭、新移民家庭等不同的家庭結構模式,可能衍生不同的父母管教方式,對青少年的成長亦帶來一定的衝擊和壓力。香港心理衛生會社區教育部教育主任黃南輝表示,「以前是大家庭多,支持系統強,較能承受壓力;現時流行兩三人的小家庭,支持系統相對弱,應付問題的能力差了。而核心家庭關係如太緊密,每人的舉動皆受到嚴密注視,例如家長盯小朋友的功課太緊,令小朋友沒有空間,以致大家都有壓力。父母離異、家庭破碎,都會影響青少年的心靈。另外,香港有不少新移民青年,他們不適應學習,家庭亦不完整,他們面對的壓力也不小。」
[通通識 第48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