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萬伙論惹焦慮 林鄭致歉 重申公屋若流轉 或可滿足基層需求
【明報專訊】特首林鄭月娥上周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出租公屋單位由76萬個增至80萬個,已足夠照顧基層家庭需要,故日後可以把大部分新建公屋轉作「綠置居」。她昨晨出席行政會議前主動澄清,80萬伙公屋不是目標,也非極限,她為其房屋政策「相對複雜的概念簡單化,甚至不幸數字化,而引起社會大眾不必要焦慮,表示歉意」,自己身為行政長官或應更加敏感。
指80萬非封頂 無硬指標
林鄭月娥昨重申,「80萬個出租公屋單位」並非建屋目標或為公屋存量封頂,在75.6萬個現存公屋量不變之下,考慮到今後數年必定增加出租公屋量,故80萬伙是一個「現數」,而非目標或極限。她強調,以目前輪候人數及時間,80萬伙當然不足夠;當日後房屋政策各個元素完備,置業階梯改善,公屋單位有一定流轉性,或許可以滿足基層及低收入市民的住屋需求,而其他較有能力的人可透過綠置居及居屋滿足置業需要,然而綠置居取代出租公屋的數量有待房委會評估,取決於日後公屋居民對出售資助房屋的需求,「不存在一個硬指標,我們只是為需要置業或希望能夠透過政府資助房屋買樓的家庭,提供更多選擇」。
指表述太簡化「應更加敏感」
林太又表示,建屋量相比上屆政府制定的《長遠房屋策略》目標只會有增無減,「不存在『走數』或不尊重《長策》早前訂定的建屋目標」。她憶述當日專訪中討論的是房屋政策概念問題,而非為公屋數量定下目標或公布上限、指標,「在一個傳媒一小時訪問中的一句說話,把我剛才說了很多分鐘、相對複雜的概念簡單化甚至不幸數字化,而引起社會大眾不必要的焦慮,我表示歉意」。被問及是否把「80萬」講得太草率,她說希望與社會分享其施政理念,但或許應更加敏感,「知道作為行政長官在一個那麼受社會重視的房屋議題上,一個太簡單化的表述是令人比較難掌握……如果引起了一些爭議,我覺得不好意思」。
林鄭月娥上周二接受本報專訪時被問及,有否就5年後想多少港人成功置業定下目標,她表示沒有設硬指標,置業主導亦非「逼人買樓」,同時分析了目前的公屋狀G,「坐底有76萬(出租公屋單位),甚至by the time(到某個時間)去做,已經去到80萬個出租公屋單位,此份額足夠應付我們基層家庭的需要,只要保持(公屋)流動性」。她相信綠置居是有利無害,一來從房屋政策角度,令有能力供樓、又想置業的人不受租金影響;二來從市民期望的角度,首個綠置居項目是超額認購;三來在房屋資源分配上,公屋收回的租金不足以填補維修、管理、差餉等費用。
本報記者專訪期間再次追問林鄭月娥,「出租公屋去到80萬個(單位),你是否有這個譜?」她當時回應說:「我覺得M家個stock(出租公屋存量)係夠謘A但我又唔會去到話,以後每起一個新的屋h就係綠置居。」
預料65%公屋戶或有意購綠置居
林太在訪問當日強調,並非全部新建出租公屋可轉為綠置居項目出售,因部分地盤面對斜坡等困難,會交由房委會檢視可行性。她相信有一定數目人士有意購買綠置居,「假設長者無能力或者不想買(綠置居),就是19%,(領取)綜援就有16%,(兩者相加)是35%,即相對仍有65%(或會購買綠置居)」。
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副主席尹兆堅認為,林太身為行政長官,說話須小心謹慎,不能由長官意志凌駕一切,期望她的房屋政策有「平衡主義」概念,不止服務社會某一階層。民建聯議員柯創盛歡迎林太表明建屋量沒有封頂,期望政府能兌現輪候公屋「3年上樓」的承諾。
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表示,綠置居不能取代出租公屋,目前不是推動置業主導的適當時機,應待輪候公屋時間縮減至近3年的目標才作考慮。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