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前遏低俗 文藝界掀「供給側改革」
不久前北京市網信辦才約談多家網站,責令積極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營造健康向上主流輿論環境,採取有效措施遏制渲染演藝明星緋聞隱私、炒作明星炫富享樂、低俗媚俗之風等問題。上月底,內地娛樂圈「天價片酬」和明星炫富問題,甚至上了廣電總局黨組發布的巡視整改情况通報。近日,中央再次要求主流媒體遏制低俗,禁止炒作明星隱私等,以清文藝界亂象,正社會之風。
禁炒作明星炫富隱私
中央及有關部門「限酬令」、「限炒作」、「遏低俗」等一系列動作表明,對文藝界低俗之氣、浮躁之風的整頓,將在十九大前後一以貫之地執行。有調查顯示,內地95後的理想職業是「網紅主播」,可靠臉吃飯、工作輕鬆、收入高,這出乎很多人意料。若文藝界形成良性機制,將有助防止社會好逸惡勞、浮躁風氣的滋生。
近年內地文化產業發展迅速,而具有國際影響力、具有傳承價值的文藝作品數量增加卻不明顯。這一點,早在2014年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就提到,「一些人覺得,為一部作品反覆打磨,不能即時兌換成實用價值和經濟收益,不划算。這樣的態度,會使低俗作品大行其道,整體出現浮躁之風,最終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現象」。如今內地娛樂圈不求品質「流量走先」,「燒大錢,拍爛片」現象嚴重,而一些品質上乘的「良心劇」卻未必賣座,便屬此類。
中共一直將意識形態與思想工作列為工作重點,並將文化建設置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的「靈魂」地位,這在十八大後尤為明顯。習近平也在多個場合談到文化建設的重要,強調「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觀察人士認為,遏制文藝界娛樂圈低俗化、浮躁氣,或將掀起文藝界的「供給側改革」和社會上的「道德運動」。如果說八項規定和鐵腕反腐重在整肅官場和黨風,那麼對文藝界的整頓與引導或可理解為中共高層欲培育民風的意圖。
官方力推《詩詞大會》高質節目
如此看來,文藝界經歷一場「反低俗」的供給側改革也勢在必行。如何監管引導文化產業,形成良性市場機制,為優質作品培養市場土壤,則是文化領域「供給側改革」的新課題。除了出台整頓通告,近年官方也推出《詩詞大會》、《朗讀者》等高品質文化電視節目,以期在市場上實現良性引導的「鯰魚效應」,頗有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