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年輕人」:少與朋輩談政治免傷友情
來自台灣的巫宗翰說,香港主權移交20年以來,常聽到身邊香港朋友抱怨無法看到更好生活的希望。他覺得,若是社會中年輕人看不到希望,這個社會未來將會非常暗淡。他支持香港的雨傘等學生運動,希望香港能夠自主決定自己的命運,也希望網絡媒體的發達能為兩岸三地未來的發展提供新的契機和展望。
巫宗翰在國小六年級隨家人從台灣來到加拿大,去年已從大學畢業。他曾在2014年發起過溫哥華支援台灣的太陽花運動,也對同年的香港雨傘運動表示過支持。巫宗翰作為很小就出國的年輕一輩,認為海外的年輕學子和華人不遠萬里背井離鄉,幾乎不外乎兩個追求,一是優質的教育,二是相對自由的環境。
談到香港回歸,1994年出生的巫宗翰幾乎沒有印象。不過他也坦誠,在台灣時,除了知道香港與台灣一樣曾被譽為「亞洲四小龍」,台灣的小學課程似乎不太涉及香港議題。甚至對香港回歸的認知,他也是來加拿大後才慢慢得知。此外,家中長輩會偶然聊到1996年「台海飛彈危機」和1997年「香港回歸」,造成很多兩地居民移民海外。後來他在溫哥華認識有有香港朋友,因為是回歸後的幾天出生,所以有時會半開玩笑,說惋惜沒能成為半個英國人等。
巫宗翰高中加入網球隊,從而結識了一些香港朋友,他笑說初聽粵語時會感到緊張,覺得他們可能在吵架,後來慢慢知道那只是廣東話的特色。
巫宗翰認為,不同背景和文化的人互相交流,理性和最終彼此的文化和認知非常重要。不過他也承認,因為三地的特殊關係,儘管香港在近幾年政治意味比較重,然而政治話題往往屬於敏感地帶,他與朋友間一般不願意提起,避免產生衝突,傷害友情。巫宗翰作為溫哥華支援台灣太陽花運動的發起人,卻說一般很少與香港和大陸朋友談及政治相關話題。
巫宗翰說,與支持太陽花運動的初衷一樣,他認為本土人爭取自己主宰和決定命運的自由和權利,這種訴求是合理的。
他覺得,也許回歸後的香港獲得中國保護其經濟,可是卻以犧牲了社會公平和平等、自由和人權等代價,他不覺得這樣的交換是值得的,甚至是等價的。他覺得社會除了經濟發展,還有更多東西值得當地人民保護和爭取。他甚至覺得,近幾年香港的境遇在某種程度上點醒了台灣。
巫宗翰對於香港和台灣兩地與中國大陸關係的未來,他最大的希望是中國政府能夠不對兩地的自主選舉權進行強制干預,將權力放給當地民眾,允許他們自由無阻選擇自己的歸屬。同時,他認為很多入了外國籍的大陸人士既然也自由地選擇了在何處生活,手執外國護照,放棄中國國籍,那也應當尊重香港人民的自由。
巫宗翰小時候一直覺得香港與中國大陸無差,都是中國的一部分。這想法在初到溫哥華時得到不少香港朋友的糾正,雖然開始覺得詫異,但後來會學會尊重和理解。他說每個人的背景、教育,和成長環境不同,會導致自我認知不同,如何定義自身是個人選擇。他坦言,網絡發展帶來的資訊互通,不少大陸年輕人也同時接收國外的資訊,他希望媒體資訊的發達,能為兩岸三地的未來關系的發展提供一種新的契機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