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菲沙大學(SFU)提供的收生數字中,有一列是擁有加國國籍、但是在海外中學畢業的學生數字;由於他們是加拿大人,即使不是在加國中學畢業,也被列為「本地學生」。在2015年,有156名本地學生是在海外完成中學,當中第一位的是香港學生,有39人,比例為25%。而在2016年,在海外完成中學的本地學生有147人,第一位仍是香港,有38人,比例仍是四分一。這些學生可解讀為「回流」到本地讀書的香港學生。‘
在卑詩大學,2016-17學年有597人是在海外中學畢業的加籍學生,據卑大社工系主任殷妙仲教授取得的數據顯示,當中在香港完成中學後入讀卑大的加籍生有80人。
殷妙仲指出,這類的回流現象,在2010起開始慢慢增加,在2008年之前,來自香港的同類本地學生佔非常少。兩間大學都出現類同的趨勢,可反映出部分港人回流溫哥華的原因是為了下一代的教育。
身兼溫哥華香港協進會主席的殷妙仲教授分析,現時港人移民與回流的原因,與以往97年主權移交前的異同。他說:「當年很多移民的港人都處於盛年,部分人移民後選擇回流香港發展,但現在這些人的年紀已屆退休,可以選擇較輕鬆的生活模式,不用受氣、不用繼續在香港賺錢。」
殷妙仲認為,現在香港人移民的循環周期跟以前不同,也比過去複雜。他舉例說:「認識一些香港家長,因為不希望子女變得激進,於是決定將已有加籍的子女送回來加拿大讀書,但這些學生完成學業後會否留在本地繼續生活,還是選擇回香港發展,則有待分曉」。
在政治考慮方面,殷妙仲認為,當年的移民是基於恐懼中共政府帶來的不明朗及對中國政府不信任,而選擇離開香港;但現時選擇再度離開香港的政治考慮,是中央政府對香港的干預。他形容,中央政府是以溫水煮蛙的方式影響香港,雖然不會像當年六四事件加速港人對中共的恐懼,但民生、社會所受的影響愈來愈明顯,有些人對這些影響較為敏感、敏銳,當不滿的情緒累積到某一個點,便會選擇離開。
他預期,二次回流的趨勢將會持續並增加,但速度則要視乎中國政府對香港的影響、以及林鄭月娥作為新任特首的施政表現。他說:「如果一兩年內也沒有任何香港人歡迎的政績,決定離開的人會增加。」他相信香港仍有一批持有加國國籍的人,隨時準備二次回流本國,取決點在於這些人的容忍度。
殷妙仲認為,近年香港社會的中港矛盾加劇、社會撕裂已經愈來愈明顯,但經濟環境仍然穩定,只要樓市不會突變,要再回流加國的港人將物業賣掉,來加後置業亦相對容易。他說:「身邊認識一些朋友,在2014年佔中事件發生後,已開始在本地置業,為二次回流作好準備」。
對於港人二次回流對本地的影響,殷妙仲相信能刺激本地的族裔性經濟。他說:「溫哥華的香港式經濟,例如餐廳、媒體近年愈來愈弱,如港人回流的趨勢持續,這些港式經濟產業將可獲得更大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