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曾於1996年角逐首屆行政長官選舉的全國政協常委吳光正昨表示,回歸後的香港變化可證「一國兩制」成功落實,同時「99.9%的香港人」生活方式維持不變。他同時形容過去20年是「權力鬥爭」時期,不論是「建制力量」抑或「民主監督力量」都在內耗,其中「問責制」出台是爭權一例。 指20年權鬥 建制民主皆內耗 吳光正回歸前毅然辭去上市公司職務,「為迎接一國兩制挑戰」參選第一屆特首選舉,最終只得36票落敗。吳光正早前表示,他對特首之位「已失興趣」。他昨日接受傳媒訪問時說,1996年參選時社會有共識,「公務員系統是我們財富」,自己參選時亦清楚表明主張重用公務員系統,「不支持問責制」。他形容97年後有「建制力量見公務員權力太大,就搞了個問責制」,「原來建制派內也無咩人想做官」,現要重返原路。新一屆政府16名司局長中,9人為公務員出身。 他沒有回應問責制是否「多餘」或不應推行,只表示培養政治人才非簡單事,「政務非即食麵」,要先在公務員為主的制度下邀請外界有能之士入閣。 吳光正又形容,佔領運動亦是權力鬥爭之例,「是與中央爭權」,但「出盡刀劍,79日後得個零」。他指出,港人要明白香港的權力分配由中央主導,「無王者,無造王者,亦無一派獨大」,未來應集中發展經濟民生。 吳光正又說,20年來中國確保香港繁榮安定,原有生活方式亦不變,是「兩制精華所在」。他指出,回歸後最大變化是「真正有反對派、有傳媒監督及民主監督」,印證一國兩制成功。他表示,有民主監督是好事,可增加政府透明度,但當中已變成「惡性、消極,甚至是侮辱性的民主監督」,對香港發展有反效果,令中央要確保一國兩制「不出軌」,才出現「全面管治權」等論調。 問及國際間常以銅鑼灣書店事件引證本港「一國兩制已死」,吳光正說不便評論事件,但指該書店經營的「不是天真事業」、「大家知遊戲規則」,要反問此事對餘下99.9%香港人的生活影響,「生活方式有否改變?有否壓迫?」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