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溫哥華中山公園昨日下午向公眾免費播放紀錄短片《Under Fire》,講述華裔傳統菜餚燒豬的製作工序,以及華埠維權人士為維護該道菜餚、反對政府限制燒烤溫度條例的歷史事件。影片之後還舉辦了專題討論會,邀請華埠倡權人士談論如何藉古喻今,反對奇化街105號(Keefer St.)大樓的加高計劃。
中山公園昨日下午有逾50人前來觀看紀錄短片,並參與華人維權的專題研討會。溫哥華華埠傳統建築委員會主席馬清石、華埠非牟利組織「青心在唐人街」負責人之一周慕慈,以及紀錄短片《Under Fire》的兩位青年製作者方雅雯和方靜怡作為研討會的四位嘉賓,代表本地各年齡層的華裔群體,分享對華埠發展的觀點。
短片《Under Fire》是卑詩大學(UBC)的兩位本土華裔學生,以華埠燒豬維權事件的歷史為背景,拍攝的一則10分鐘紀錄短片。短片聚焦華埠內一間傳統燒臘老店,展示燒豬等華裔傳統佳餚的製作程序,以及用來製作燒豬的烤爐,亦講述了1970年代,華埠維權人士為保護燒豬等中國南方傳統佳餚,反對政府部門以「不衛生和有毒」為理由,提議限制燒豬製作溫度的做法,爭取說服渥太華聯邦政府撤除該限制條例的歷史事件。《Under Fire》在去年溫哥華亞洲電影節(VAFF)放映,還獲得2016年VAFF的加拿大最佳短片提名。
專題研討會嘉賓與在場參與者,就華埠的歷史與發展進行了廣泛討論,並針對近期受到廣泛關注的奇化街105號大樓的加高計劃各抒己見。強烈反對該大樓加高計劃的馬清石,以兒時遭歧視的經歷,呼籲所有華裔,不要忘記加拿大今天華裔的地位來之不易,是通過加國歷史上多件維權事件的努力爭取來的。
馬清石舉例說,溫哥華華埠經歷過多次維權發聲事件,包括喬治亞高架橋(Georgia Viaduct)、反對興建高速路和消防站等。他提醒現今所有華裔,即使是細微的不平等對待和法律條例,都有可能引發更廣泛的權益喪失。他還藉短片比喻近期受到廣泛關注的奇化街105號大樓加高計劃,稱若是有所讓步,以後面臨的不僅是在華埠加高樓宇,更多華埠建築也會被取代。
周慕慈表示,溫哥華華裔人口組成在近些年有了很大的變化,整個華人群體常會被當作某些事件的替罪羊,其中包括房屋可負擔性和國際留學生問題等。她說,參與華埠維權運動已有3年,以後還會一直做下去。
短片《Under Fire》製作者之一方雅雯說,她將製作這部短片視為一種治癒過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展現自身的歷史與文化,中間還獲得多方華人的支持和協助,完成後覺得非常有成就感。
移民博物館協會(Museum of Migration)總監張麗玲也在研討會現場發表意見,稱市府與地產商有意在華人群體內製造分歧,使華裔群體內部可不攻自破。反對該大樓增高計劃的華裔,應優先接觸立場已動搖的華埠團體領袖,或是對華埠歷史與發展不太了解的普通華裔人士,包括很多來自中國大陸的新移民,爭取所有華裔團結一致,共同維權。
張麗玲還表示說,華埠不僅代表了本地部分華人的歷史,更是代表整個溫哥華、加拿大,乃至全世界的華人文化。維護華埠的土地建築規劃,展現的是全體華人的力量,爭取的是華人文化的長久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