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紀實攝影就是透過攝影記錄事實,但小小的鏡頭或容不下事實的全部,相片內的景象往往經攝影師篩選和設計。相片不僅記載了事實,更折射出攝影師對事實的詮釋。香港知專設計學院(知專)舉辦以「家是…」為主題的全港學界社會紀實攝影展,讓同學以紀實攝影探索和呈現心目中的「家」。這次《通通識》找來參展同學分享拍攝心得,更有擔任活動評審的香港記者協會執行委員鄭景鴻和知專基礎設計學系主任謝明莊,為我們解讀紀實攝影。
建基事實 再作詮釋
「紀實的意義是要建基在社會的客觀現象,是要base on fact。」謝明莊如是說。他表示紀實相片可加入個人判斷和想法,「所以『紀實』不單是歷史紀錄,也是攝影師如何通過畫面讓讀者看他眼中的世界」。一草一木都是事實的一部分,攝影師如何決定拍什麼、不拍什麼?鄭景鴻說這其實受感情影響,「紀實背後的推動力是感情」,如果攝影師對那事物沒感覺,望也不會望,更遑論拍下來。情感會投射在作品中,所以同樣的景物由不同攝影師拍出來,感覺也會截然不同。
如今幾乎人人皆有智能手機,隨手可拍,令紀實攝影看似很容易。謝明莊同意手機令學習攝影更快,因拍完可馬上檢視、修正、重拍,但他認為更重要的始終是對工具的理解,即是它有何限制、有何功能,「對我來說(手機)都是一種工具而已……如果你有效運用那器材,它就幫到你表達」。
這次攝影展,大會收集了近500幅作品,鄭景鴻對參賽學生的評價是「有心但批判性不足」,例如相中的事物有什麼能帶出社會矛盾?謝明莊亦留意到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稍弱,令作品多數停留在概述生活,較少能帶出進一步的討論。但他認為問題並非在學生身上,「這牽涉整個教育制度,中小學仍以考試為主,談標準答案、怎麼答才拿到高分……某程度上限制了批判精神」。
結合批判精神 才能發人深省
批判精神能製造發揮創意的空間,若退去批判,就等於折斷創意的雙翅,鄭景鴻說這就是現時的香港,「環境不鼓勵年輕人有創意……要有創意就不應有限制『綁住』他們,你要讓他們『飛』」。鄭景鴻認為很多人誤解批判就是去「反」,「(批判)不是刻意去揭瘡疤,而是幫你反省,所以有這種思維不是破壞社會,反而是珍惜這個社會的表現」,故紀實攝影要結合批判精神,才可令作品達到發人深省的層次。
說到此,鄭景鴻忽然提到2017年是香港特別的一年,既是回歸20周年,亦是六七暴動50周年,他相信這是香港該反省的時刻,而這場反省和還原,正正可透過紀實攝影的批判力量來實現,因此他和記者協會正四出蒐集1967年的紀實照片和影片,「到底當時的新聞、照片記錄到什麼?(這樣做)不是批評,而是紀實,是透過這些資料說出事實」。
政治禁區日益增多,今天創意和批判愈來愈受限,紀實攝影之路是否愈來愈窄?鄭景鴻反問:「你想用(紀實攝影)來做什麼呢?」他慨嘆香港的年輕人雖有潛質,卻生於一個相對壓抑的環境,被一種「搵食文化」所影響,「如果把紀實攝影當作興趣,其實是一條好有趣的路。甚至你永遠不知道,你走到哪個位置它(紀實攝影)可能會變成你的事業,但你一開波就說以此為事業、問搵唔搵到食,這已經不是創意了」。
■「家是…」攝影展 - 4參展學生分享:
「冀大家關心獨居長者」
◆王靜婷(中華基督教會基朗中學,中四)
參賽作品:《王爸爸》、《半輩子的辛勞》
王靜婷一向喜歡拍照,閒時會相約朋友悉心打扮,外出取景拍照。三四年前,她更用儲蓄買了人生第一部無反光鏡相機。她修讀高中視覺藝術課程時,教師加插了幾堂攝影課教授攝影和構圖等技巧,令她對攝影更有興趣。
這次攝影展,靜婷遞交的兩份作品均入圍,其中一份是以父親為主角的《王爸爸》(圖)。「爸爸工作很辛苦,但回家都會煮晚餐給我們吃。我在家中比較安靜,看到家人溫馨的互動令我覺得很溫暖。」另一份作品《半輩子的辛勞》以長者為主題,探討他們與「香港」這個家的關係。早在攝影展前,靜婷已留意到香港有不少獨居長者工作了半輩子,退休後要重新適應生活,與子女的關係又疏遠,「我希望可以透過相片提醒大家這些老人家的存在,多回家探望他們」。
「家是累了就可回去的地方」
◆黃鎂溱(中華基督教會基朗中學,中四)
參賽作品:《家常便飯》、《溫暖的來源》
黃鎂溱的爸爸是攝影愛好者,在她約中一時送了一部無反光鏡相機給她,但她當時對攝影的認識不深,直至在學校接觸攝影,她才開始與父親研究光圈、快門、ISO(感光度)、色彩平衡等攝影技巧。
鎂溱亦有兩份作品入圍,其中《家常便飯》(圖)是她拍攝自家人吃飯的情景。「爸爸有6兄弟姐妹,每個月大家都會有兩三次一起吃飯,我們什麼都會聊。那晚,我剛舀湯回飯桌,見到家人傾得正開心,我就拿出相機拍下這個開心溫馨的家,他們聽到快門聲才發現自己被偷拍呢!」
《溫暖的來源》則是由4幀連環照片組成的小故事。「那天放學本想在米埔那些比較殘舊的房子拍照,再從中挑選參展,但當天一無所獲。回到家中,就見爸爸推?手推車,把桔子運到一旁,開心地問我『放學喇?』,表妹又從家婼艦X來找我一起玩。」鎂溱有感空氣中瀰漫家的溫暖,就拿出相機拍下這數幕。表妹最後玩夠了就轉身跑回家,令鎂溱覺得這正表現了家的意義——一個累了就可以回去的地方。
「家就是香港,由不同群體組成」
◆馮梓新(基督教正生書院,中五)
參賽作品:《家是一起跑》
馮梓新參與學校技能訓練「正生夢工場」已有兩年,是攝影部門「黑房」的一員。他喜歡用鏡頭記錄人們開心和充滿人情味的時刻,用相片承載美好的回憶。
他是次入圍作品《家是一起跑》,是「黑房」部門2016年獲邀擔任香港跑道節大會攝影時拍攝的作品,當中有兩幅以身穿「猛龍」上衣的跑手為主角 (圖)。梓新解釋「猛龍」取自「盲聾」的諧音,跑手為視障、聽障人士。梓新的鏡頭也捕捉了奮力推蚑椅前進的殘障跑手。梓新以往亦曾拍過跑步比賽,但那是首次見到傷健人士參賽,他形容「好新奇」,且十分佩服他們一點也不輸給健全者,自愧不如。他認為「家就是香港,由不同群體組成」,傷健人士都是社會的一部分,一樣對社會貢獻良多,期望社會能更關懷他們。
「盼大家不要歧視正生學生」
◆楊志財(基督教正生書院,中四)
參賽作品:《家是這樣》
楊志財亦是正生書院「黑房」的一員,參與半年。攝影師需要動腦花心思,為照片挑選題材、設計構圖等,志財自言平常不喜歡思考,但攝影卻莫名地引起他想挑戰的興趣。
人像攝影是志財最喜歡的主題,他愛捕捉人們情感自然流露的一刻。他這次參展作品都以正在專心工作的同學為主角。「一說到家,我首先想起學校。拍攝時正是同學自由活動時間,有的在除草(圖)、有的在彈結他、有的在準備晚餐,這些活動都是我在廣西鄉下xx家常做的事。」所以志財藉照片展現學校和鄉下這兩個家。他亦希望用照片告訴大家,雖然正生書院部分學生過去曾經吸毒,但他們目前已經與一般年輕人無異,望大家不要用歧視目光看他們,因為大家同是香港這個家的一分子!
■思考問題
1.你心目中的「家」是怎樣的?
2.你認為紀實攝影對社會有何意義?
文:鄭秀賢、何思諾
圖:鄭秀賢、機構及受訪者提供
[通通識 第45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