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現任列治文市議員的區澤光(Chak Au)在今次省選中代表新民主黨出戰列治文南中選區(Richmond South Centre),迎戰尋求第六度連任的自由黨候選人列勵達(Linda Reid)。在列治文政壇活躍十八年之久的區澤光表示,該區的醫療、教育和社會服務是他最為關注的議題。
區澤光出生於香港,畢業於香港大學社會工作系,曾在香港政府社會福利處任職。1988年,他移居加拿大,並於1999年起連續四屆擔任列治文教育局學務委員,後於2011年轉戰列治文市議員成功,並於2014年成功連任。
區澤光表示,在社區服務的這十八年中,他看到該市來自中國的新移民愈來愈多,由於語言及文化的隔閡,他們與政府之間的聯繫有很多不足,作為列市第一個會講中文的學務委員和市議員,區澤光給自己的定位是政府與市民之間的「橋樑」。區澤光說,在省選跑道上,他依然願意肩負這個責任,把更多選民的聲音帶入省議會。
區澤光說,在擔任學務委員和市議員的過程中,他發現有許多市民非常關注的議題是市政府無力解決的,例如教育、醫療以及社會服務,都是省府負責的範疇。這也是他轉換跑道參與省選的主要原因。
在談到為何最終選擇了新民主黨時,區澤光坦承,他是一個「實務派」,政黨的標籤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能最終解決群眾關心的問題。他說,省自由黨和新民主黨皆在省選提名開始前與其接觸過,但在談到具體議題時,自由黨的態度傲慢,難以聽取他人意見;相反新民主黨態度積極,願意協助他將關注的議題帶入省議會。有人批評他沒有原則、轉換立場,他則回應說,他不是意識形態先行的人,新民主黨態度開放、包容,允許他在個別問題上保有個人立場,而他的原則其實也從未改變,那就是「以社區利益為最大前提」。
區澤光目前最為關注的議題是列治文醫院重建項目。他說,列治文醫院於51年前興建,當時人口只有5萬,而今天列市人口達到21.8萬,是當時四倍有餘,但該院的病牀數只從原來的132牀增加到今天的228牀,增量只有80%,遠遠不能滿足人口增長的需要。這也導致醫療服務輪候時間過長。
對於華人投票率低的現狀,區澤光認為原因比較複雜。他希望增加華裔居民對選舉的認知,了解投票與他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同時,他亦欣喜地看到,華裔社區已經有熱心人士在社交媒體建立團隊,發布消息,不分黨派、不分候選人地鼓勵華裔選民積極投票。他相信事在人為,並希望這種形式可以長期持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