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難民指因戰亂、被迫害、暴力衝突而被迫離開本國的人;或因為種族、宗教、國籍、所屬社團、所持政見等原因,有理由相信回國後會受到迫害而不能及不願回國的人。部分人被迫逃離家園,但仍留在自己國家內,被稱為流離失所者。聯合國難民署2016年公布的《全球趨勢報告2015》顯示,全球有4080萬流離失所者,亦有2130萬名難民,數字達歷史高峰。
◆《禁止酷刑公約》
1992年香港隨英國履行聯合國《禁止酷刑和其他殘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處罰公約》(簡稱《禁止酷刑公約》);公約於1997年7月1日主權移交後繼續適用於香港;公約除保障有遭受酷刑對待危險的人不被遣返,亦保障多項人權,如不論政局動盪或戰爭等理由,締約國亦不得施行酷刑等。
港免遣返聲請見上升趨勢
據香港各級法院自2004年以來所作出的多項裁決,外國人如聲稱被遣返其原居國家後會遭受酷刑、不人道待遇等風險,入境處在審核期間,處方不能將他們遣返原居國家。近年有指外國人非法入境香港後,隨即據《禁止酷刑公約》提出免遣返聲請的數目有上升趨勢。據入境處網頁,截至2016年12月31日,尚待審核的免遣返聲請有9981宗,其中525人為18歲以下未成年申請者,主要來自印度、巴基斯坦和越南。
政府重申聯合國《難民公約》從來未曾適用於香港,在香港提出免遣返聲請的人不會被視為「難民」。無論他們的聲請結果如何,他們亦不可以在香港定居。當他們的聲請被拒絕或面對的有關風險不復存在,便會被遣返原居國家。而入境處會將迫害風險獲確立的聲請人轉介至聯合國難民署,讓該署考慮確認該聲請人為難民,以及安排移居至第三國家 。
梁振英:濫用機制困擾香港
行政長官梁振英早前表示,濫用免遣返聲請機制問題困擾本港,稱若有需要可以退出聯合國《禁止酷刑公約》,說法被多個人權組權批評。行政會議召集人林煥光指出,加入或退出公約要由國家處理,是嚴肅程序。
◆敘利亞內戰 難民逃至歐洲
據《全球趨勢報告2015》,全球半數難民人口來自敘利亞(490萬)、阿富汗(270萬)及索馬利亞(110萬)。敘利亞內戰自2011年初爆發,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IS)更一度取得多個地區的控制權,加劇難民潮。大批敘利亞難民持續湧入鄰國如土耳其、黎巴嫩、約旦等,部分人試圖乘船橫渡地中海逃往歐洲。由於有國家拒絕讓難民離境或關閉邊境,導致大批難民滯留,亦有偷渡船在大海翻沉令大批難民死亡,人道災難引起國際關注。
國際取態各異
部分國家(如德國)對接納難民持較中性或開放態度,但後來因成為恐襲目標,且開始有報道指施襲者以難民身分混入,不少民眾開始反對收容難民政策。社會出現分化(social division),甚至質疑政府的施政及維持治安的能力。
美國
特朗普上任總統後,對難民立場強硬,包括兩度簽署行政指令禁止最少6個穆斯林國家國民入境美國90天,又暫停接收難民120天,敘利亞難民更無限期禁入境。不過指令不清晰造成各地機場大混亂,並引發連場司法戰。
德國
近年德國處理歐洲大約三成的難民申請。在難民潮問題上,德國總理默克爾認為歐盟國家理應視保護人權為首要任務,要保護難民的生命。不過,德國國內亦有反對聲音,主要關注城市的承載力(capacity)和宗教衝突問題(religious conflict),難民亦加重財政及公共服務負擔。2016年7月,德國接連發生4宗懷疑和難民有關的暴力襲擊事件,國內對難民政策隨即負評如潮。
法國
2016年10月,法國政府出動逾1200名警察和軍人,展開清拆加萊(Calais)「叢林」難民營行動,將營內難民分批送往全國收容中心。佔地16公頃的「叢林」原為堆填區,住有約7000名來自阿富汗、敘利亞、厄立特里亞等非洲國家的人,無大人同行的孩子估計約1300人。「叢林」成為歐洲應對難民危機失敗的標誌。
◆氣候難民climate refugee
全球暖化導致海平面不斷上升,許多面積甚小的島國因海水水位上升而面臨沒頂,亦有國家因天然資源驟減而爆發內戰,被迫由這些地方遷出的人統稱為氣候難民。
位處太平洋的圖瓦盧,被視為將會是最早被上升海平面淹沒的島國之一。2014年6月,新西蘭移民及保護審裁處向來自圖瓦盧的一家四口批出居留權,不少報道詮釋為「全球首批氣候難民」。
國際認受性低
然而,氣候難民始終有別於一般對難民的定義,在國際社會缺乏認受性,極少國家自願出於人道理由接納他們、保障他們的權利。
例如全國人口只有約10萬、由33個小島組成的太平洋島國吉里巴斯(Kiribati),因面對氣候暖化問題,政府花超過800萬美元在斐濟買下土地,以求部分國民可以遷移。
[通通識 第44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