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地蓄洪池完工 助灣仔防浸 容量如24泳池 可禦50年一遇暴雨
【明報專訊】耗資10.7億元、分兩期興建的跑馬地地下蓄洪池正式完工,本月全面啟用。渠務署表示,整個跑馬地蓄洪池的容量相等於24個標準游泳池,全面啟用後可抵禦50年一遇暴雨,跑馬地、灣仔及銅鑼灣一帶在暴雨期間,可預防廣泛水浸。
跑馬地蓄洪池昨舉行啟用典禮,財政司長陳茂波致辭時表示,工程早了1年完成,成本亦較原定節省約6000萬元,相當於原造價約5%。
渠務署長唐嘉鴻表示,跑馬地蓄洪池第一期於2015年3月啟用,去年10月19日本港發出歷來首個10月份黑雨警告期間,蓄洪池已發揮功能,令跑馬地遊樂場及馬場免受水浸;蓄洪池第二期將於本月啟用。他說蓄洪池全面啟用後,可抵禦50年一遇暴雨;渠務署在上環及大坑東亦有地下蓄洪池,署方會研究物色其他合適地方興建蓄洪池。
早一年完工 設雨水回收重用系統
渠務署總工程師簡漢成介紹稱,整個跑馬地蓄洪池容量達6萬立方米,並設排洪量達每秒1.5立方米的雨水泵房。他解釋,大雨期間蓄洪池可暫存上游集水區的雨水,紓緩下游排水系統的負荷,從而減低下游低窪地區的水浸威脅,大雨過後暫存的雨水則經暗渠流走;蓄洪池亦首設智能水閘,可實時監控海面水位及上游暗渠情G,並設有雨水回收重用系統,每年可提供約22萬立方米重用水用作}廁、灌溉等。
節省6000萬 政府承建商各分一半
簡漢成透露,蓄洪池應用「新工程合約」,鼓勵承建商就施工困難提出解決建議,最終節省約6000萬元,因應合約,政府將與承建商各分一半。
唐嘉鴻說,去年本港全年雨量達3026.8毫米,較正常值多約26%,為應對極端氣候變化,渠務署會加強防洪措施,並進行「雨水排放整體計劃檢討研究」,將全港分為12區評估水浸風險,現已完成5區。他又表示今年署方剔除南區黃竹坑道與南朗山道交界的水浸黑點,令全港水浸黑點減至7個,當中灣仔摩理臣山道與立德里交界、大埔汀角路及洞梓路的3個黑點已完成改善工程,正監察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