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點對點:特朗普撤「如廁令」捱轟
【明報專訊】新聞撮要
美國特朗普政府2017年2月22日宣布廢除具爭議的學校「跨性別廁所令」。奧巴馬政府2016年5月曾訂立指引,促學校准許跨性別學生在公立學校根據自身性別認同,選擇上男廁或女廁。
特朗普在競選總統期間曾認同跨性別人士可以選擇廁所,但因保守派反對聲音高漲,其後改變立場。反對跨性別廁所令的組織Students and Parents for Privacy其中一個成員Vicki Wilson說:「我們的女兒永不應被迫跟男性同學共享私人隱秘的空間,這侵犯她們的私隱權及尊嚴。」跨性別權益組織則炮轟撤令是倒退,斥特朗普危害跨性別學生權益。數百名示威者聚集白宮外,揮舞象徵「性小眾」的彩虹旗抗議。
跨性別學生自行選擇廁所 意見兩極
2016年5月13日奧巴馬授意司法部和教育部,向全美接受聯邦政府資助的學校發出通知,要求相關學校允許跨性別學生按照「心理性別」使用洗手間和更衣室等設施,理由是1972年國會通過的「教育法修正案第九條」(Title IX)規定接受聯邦資助的學校,不得對學生性別有所歧視。
這項指示當時惹來保守派反彈,斥政府沒諮詢國會、教育界和家長就發出行政指令,屬越權行為。阿肯色州州長Asa Hutchinson稱此舉具冒犯性與擾民。美國多個州份曾聯合控告奧巴馬政府,稱學校須容許跨性別學生自選廁所的「如廁令」無法律根據,「把全國的工作和教育設施變成大規模社會實驗室」,稱政策屬「蔑視民主和橫蠻踐踏現有常識」。支持LGBT性別多樣化的組織Lambda Legal的律師Paul Castillo形容,州份的聯合訴訟是對全美跨性別學生史無前例的攻擊。
「生物性別」及「社會性別」惹爭議
2016年8月聯邦法院頒布禁令暫緩相關指引。弗吉尼亞州一名原生性別是女性的17歲學生Gavin Grimm入稟控告學校禁止他用男廁,上訴至最高法院。最高法院因為特朗普政府2017年2月宣布廢除「跨性別廁所令」,3月將案件發還上訴法院。
相關法律討論的關鍵在於教育法修正案第九條禁止「生物性別」(sex)上的歧視,但是否適用於「社會性別」(gender)歧視,仍待商榷。
——綜合《明報》報道
■知識增益
港希望變性者 先接受精神科跟進
跨性別者不等於同性戀者,他們會有不同的性傾向。根據跨性別資源中心的資料,跨性別人士(transgender)是不接納或不認同自己原生性別(出生時的性別)的人。易服、變性者等都算作跨性別人士。「心理上不認同」可以呈現於其對身體的期望、社會性別身分、家庭角色、性行為模式、衣著等等,但並不是每個符合以上定義的人,都認同自己是跨性別者。
香港未有為跨性別人士訂立歧視法,希望變性的跨性別人士會被視為患上「性別認同障礙」(Gender Identity Disorder)。「性別認同障礙」原被列入《精神病學名冊》,在香港患者受《殘疾歧視條例》保障,會被視作精神病人和殘疾者。根據政府數字,2014至2015年共有133名性別認同障礙患者正接受精神科跟進。經過有關專科醫生及專家評估,排除有可能產生變性的錯覺,反思手術的必要性及測試社交、情感上的適應情G後,跨性別人士才會獲批接受性別重置手術。2010至2015年間有40人接受性別重置手術。
性別認同「去病化」
社會上有聲音不同意性別認同障礙為精神病,醫學界亦開始討論「去病化」。例如全球廣泛使用由美國精神醫學學會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5版)》,2013年新增「性別不安(Gender Dysphoria)」的症狀,取代「性別認同障礙」。
◆特朗普推翻跨性別廁所令(見圖)
■模擬試題及答題指引
◆資料回應題
1.試根據資料,舉出3個香港跨性別者在日常生活中因性別認同而可能遇到的困難。
建議答案:
1.上洗手間難選擇:洗手間和更衣室只會兩性二分,跨性別者無法決定使用哪個性別的廁所,會感到困擾和不安;或因外表、打扮而受質疑,例如因認同自己是男性而作男性打扮的女子出現在女廁,會被質疑入錯洗手間
2.制度判斷為精神病人:香港目前制度會視盼變性的跨性別人士為「性別認同障礙」患者,被列為精神病患者,可見主流社會對跨性別人士的不理解
3.受別人歧視:其他人不明白跨性別人士對自身性別認同的困擾,因受傳統性別定型觀念影響,如果跨性別人士的性格、取向與生理性別不符,會被指摘、嘲笑或歧視
◆延伸回應題
2.「立法容許根據自身性別認同選擇洗手間,可保障跨性別者免受歧視。」你是否同意這個觀點?試解釋你的答案。
解題:
同學宜考慮「根據自身性別認同選擇洗手間」的好處及壞處,並扣緊「保障跨性別者免受歧視」的目的,最後指出反方意見,並進行駁論。
建議答案:
「同意」觀點可包括:
.解決選洗手間的疑慮:跨性別者使用洗手間時,或會因外表打扮而受質疑,但若法例容許他們根據自身性別認同而選擇洗手間,社會不會再質疑跨性別人士,他們可以更放心用洗手間
.提倡尊重:跨性別者欠缺社會認同,若立法容許根據自身認同性別選用洗手間,即代表社會認識並尊重他們的權利,亦能灌輸大眾跨性別者平權及與正常人無異的觀念
駁論:跨性別者依從自己心理性別進入廁所,其他使用者初時未必會諒解,或會引起標籤和歧視。但相信措施持之以恆的話,人們便能習以為常,不會再以異樣目光看待跨性別者,並可灌輸大眾尊重不同性別認同族群的意識
「不同意」觀點可包括:
.標籤效應:其他使用者未必會諒解跨性別者,反而會投以異樣目光,甚至加以嘲諷及歧視,造成標籤效應,令他們心理上更受傷害
.引來犯罪懷疑:社會不少反對跨性別廁所令的人認為,措施最大的問題,是無法確保進入異性廁所的人是真正跨性別者還是罪犯,特別是若男子自認為女性,實際上會否另有所圖?這會引起私隱及安全問題,令跨性別者受到更多歧視及質疑
駁論:跨性別者若能根據自身認同性別上洗手間,等於社會認同他們的取向,並解決他們生活中的困擾。但社會大眾對於措施實行有太大疑慮,反而令跨性別者及反對者之間的矛盾加深。其實法例毋須硬性規定設立中性廁所,免引起社會疑慮。例如某些餐廳或流動公廁等地方,也會一個廁所供所有人使用,立法及行政機關可參考這種做法
顧問教師:鄧婉君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