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故宮前院長倡看圖趣學歷史 「帶孩子回到那個時代」

[2017.03.07] 發表
曾在台北擔任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的周功鑫(圖)表示,孩子喜歡聽故事,而圖像較易引起孩子興趣,認為可以成語故事為媒介,結合博物館的文物資源,準確而生動地將古人古事向孩子呈現,「帶孩子回到那個時代」。(李紹昌攝)
圖看中國歷史﹕統一度量衡是商鞅變法中重要的一項,圖中商鞅手持的方升是戰國時期量器之一,參考上海博物館藏的「商鞅方升」繪畫;至於商鞅服裝上的紋飾,參考在西安市雁塔區沙坡西漢墓出土、戰國早期獸面S形秦式龍紋鑿形玉飾上的紋飾。(《圖說中華文化故事》圖片)
圖看中國歷史﹕商鞅在秦孝公去世後,逃離秦國首都咸陽城。圖中的馬車是當時的卿級馬車,參考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淄河店2號墓15號車復原圖,據《中國古代車輿馬具》資料重繪;至於城門則參考戰國時代的城郭都市圖,據《戰略兵器事典1:中國古代篇》資料重繪;而旗幟上的「秦」字則為戰國時期秦系文字的「秦」字,據《戰國古文字典》資料仿寫。(《圖說中華文化故事》圖片)

【明報專訊】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但對新一代可能比較遙遠。曾在台北擔任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的周功鑫表示,孩子喜歡聽故事,而圖像較易引起孩子興趣,認為可以成語故事為媒介,結合博物館的文物資源,準確而生動地將古人古事向孩子呈現,「帶孩子回到那個時代」。

明報記者 鄧力行

中、小學生都會學習成語,而不少成語都來自有趣的歷史事件,例如作法自斃(秦國商鞅變法的故事)、雞鳴狗盜(齊國公子孟嘗君逃離秦國的故事)、一字千金(秦相國呂不韋的食客編寫《呂氏春秋》的故事)、圖窮匕見(燕國刺客荊軻刺秦王的故事)等,周功鑫認為從成語故事入手,較易引起孩子對中華文化的興趣。

周功鑫說,全球華人都應該深入認識自己文化,學習前人智慧。她舉例,戰國時秦國位處邊陲,長期與戎狄一起生活,使秦人有開放的心,用人唯才,商鞅雖然是衛國人,秦孝公卻任用他變法,3年內就令秦國由弱國變成強國。商鞅變法嚴苛,一次太子(後來的秦惠文王)犯法,商鞅竟將其老師的鼻子割掉,對商鞅恨之入骨的秦惠文王即位後,把商鞅五馬分屍,卻繼續沿用其新法,使秦國強盛,才有後來的秦始皇統一天下。

「前人制定的好制度,後人沿用便會愈來愈強」。周功鑫說現在不少從政者得勢後,便要否定前朝所做的一切,結果使社會「亂七八糟」,秦惠文王和商鞅的故事值得借鏡。

透過文字學習中華文化比較抽象,周功鑫推出《圖說中華文化故事》系列,包括10個戰國時代秦國的成語故事,書中所畫的古代服飾、擺設、器具都經過考古,或呈現博物館的收藏,有所依據,使孩子恍如回到歷史的場景。

倡初中讀論語 高中讀古文觀止

周功鑫建議,幼稚園至初小學生家長可跟孩子講書中故事;高小至初中學生可以自己讀故事,書中附有歷史背景資料供家長或教師參考,從書中圖畫引入,向孩子介紹有趣的歷史知識。例如古時沒有桌子,古人席地而坐,所以用的「案」與現在的桌子高度不一樣等。初中生則可以讀《論語》,學習做人做事的道理;升上高中後則可讀選編了《左傳》、《史記》、唐宋名家作品等的《古文觀止》。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6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