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西版(溫哥華) - Ming Pao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圖片
東區醫院骨科團隊首次用3D打印技術製作植入手術所需的假體,圖為該院骨科顧問醫生趙善揚(左)及一級義肢矯形師尹建華(右),尹手持的是早前植入傷者足踝的骨水泥人工距骨。(李紹昌攝)
放大
 
車禍傷者連接小腿脛骨及跟骨的距骨不翼而飛(左圖箭嘴示)。東區醫院骨科團隊為他置入3D打印製作的金屬假體(右圖白色),現時他的足踝可活動15度,可用單拐杖走路。(東區醫院提供)
放大
 
放大
 

其他新聞
退休會計師做「義工」 為山頂鄰里諗計防盜
全港宗數跌 中區爆竊升四成
的士撼貨車尾 七旬司機重傷
4「戰神」C車被截 涉非法改裝
情侶赤口吵架 男跳樓重傷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3D打印「消失的腳骨」 傷者再走路 永久使用 免鑲鋼片補骨後遺

【明報專訊】近年3D打印技術愈多應用於醫療科技,東區醫院早前接收一宗罕見交通意外「飛甩骨」個案,一名電單車司機遇車禍受傷,左足踝傷口足足長12厘米,連接小腿脛骨及跟骨的距骨更不翼而飛,院方為此首次用3D打印技術製成人工骨頭,為其「無縫補骨」。傷者接受治療逾1年半後,左足踝逐漸恢復活動能力,現可靠單拐杖走路,更免除傳統鑲鋼片補骨導致長短腳等後遺症。

明報記者 梁杏怡

車禍「飛甩距骨」如跛腳

東區醫院矯形及創傷外科(骨科)顧問醫生趙善揚表示,該院於2015年4月底接收一名年約30歲的電單車交通意外傷者,他本任職廚師,該場意外導致他盆骨、左手肘及右手腕骨折,左足踝傷口長達12厘米,更失去了連接小腿脛骨及跟骨的距骨。趙醫生形容有關個案非常罕見,以往若遇斷肢意外,都需要尋回原骨做接駁手術,但今次在車禍現場卻找不回該距骨。他解釋,距骨負責承受足部壓力,控制腳跟活動行走,若失去距骨,「病人可以說等於跛了」。

趙善揚說,該傷者的左足踝傷口攙雜不少泥沙等雜質,發炎良久不癒,因此在住院首兩周要植入有抗生素藥效的骨水泥為其消炎,但該「臨時假體」光滑度不足,又非參照距骨形狀所製,長遠會磨蝕附近關節,團隊遂決定利用3D打印技術,分兩階段重塑距骨的假體。

形狀更似 不會長短腳

首次手術同樣採用骨水泥做距骨假體以繼續殺菌,負責製作的東區醫院一級義肢矯形師尹建華稱,團隊先為傷者的右足踝做電腦掃描,提取其完好的右距骨影像,再轉換成左距骨的3D影像;因距骨屬不規則形狀,有大量光滑面,因此要先設計一個3D負模,方便醫生於手術室中即場把軟態的骨水泥注入模板,待15分鐘固化後人工距骨便成形。

趙表示,傷者植入骨水泥假體後,左足踝傷口逐漸痊癒,發炎指數亦有下降,但骨水泥容易折斷,最長只能用3至4年,因此手術16個月後,團隊再施手術為傷者取出骨水泥,置入同樣由3D打印技術所製、可永久使用的金屬距骨假體。

東院首宗3D打印植入手術假體

趙稱該傷者在手術後4個月,左足踝已可活動15度(一般人可活動60度),並可用單拐杖走路,未來仍要繼續做物理治療鍛煉肌肉。他說該院骨科於2014年引入3D打印技術,以往多數應用在製作手術模型或儀器,主要是創傷、關節置換或骨折病人,今次是首宗個案用於製作植入手術所需的假體,免除傳統補骨手術於缺損關節鑲入鋼片造成長短腳等後遺症,他預期日後有關技術可應用在更多骨科手術上。

 
 
今日相關新聞
3D打印「消失的腳骨」 傷者再走路 永久使用 免鑲鋼片補骨後遺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