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恢復中國國籍 不成功 華裔母子偷渡來加 做難民
移民圭亞那一家三口屢遭劫
【明報專訊】一對華裔夫婦移民圭亞那並取得其國籍,在當地產下一子,但因圭亞那治安惡劣,屢遭賊刦,於是返回中國,希望回復中國國籍,但又要保留圭亞那籍,結果被拒,於是母親帶同兒子偷渡來加拿大做難民。
這對母子在2015年11月在蛇頭的協助下經美國偷渡到加拿大,隨即以在原居地因種族背景成為攻擊目標為由申報難民,要求獲得加拿大的庇護。她們的難民申請被拒,之後又向聯邦法院提出了上訴,但聯邦法院判詞中確認了該對母子不符合公約難民的資格,駁回了其上訴申請。
這對華裔母子分別名叫蘇玉賢(Yuxian Su,音譯)和蔣嘉偉(Jia Wei Jiang,音譯),兩人均為華裔圭亞那公民。其中,蘇玉賢在2003年放棄了中國國籍,入籍圭亞那。她的兒子蔣嘉偉在圭亞那出生,在加拿大申報難民時是14歲,他在2008年至2010年期間曾在中國上學。
蘇玉賢和她的丈夫在2001至2011年期間在圭亞那的喬治鎮經營一間餐館,在此期間,他們的餐館被持有武器的歹徒搶劫了5次。蘇玉賢聲稱,他們在每次遭遇搶劫後均致電報警,但警方從未派人到場。在2011年至2014年期間,蘇玉賢和她的丈夫轉為替另一間餐館打工。
蘇玉賢母子倆在2014年3月在家中遭到攻擊和搶劫,她在向難民保護局作證時說,她在被襲擊後失去了知覺,她的兒子則被捆綁起來,家中值錢的物品和現金都被搶光。她一家3口在2014年4月前往中國,查詢如何能重新恢復中國國籍以及讓他們的兒子獲取中國國籍,他們在未能取得成功後於2014年6月返回圭亞那。
就在2015年2月,當蘇玉賢送她的兒子上學時,兩名圭亞那男子向他倆潑水,並叫喊:「所有的中國人都應該被趕出這個國家。」
而在同年8月,蘇玉賢家的一個親密朋友、一個華裔餐館東主在遭遇搶劫時遇害。
因為上述事件的發生,蘇玉賢一家在2015年9月30日返回中國,試圖獲取中國國籍。
然而,由於他們不願冒險放棄他們的圭亞那國籍而成為沒有國籍的人士,在前景不明的情況下,蘇玉賢母子倆在2015年11月在蛇頭的協助下經美國偷渡到加拿大。
蘇玉賢的丈夫因無錢支付偷渡費而留在中國,蘇玉賢母子倆在抵加後,於2015年12月2日提交難民申請。
母子倆的難民申請被難民保護局拒絕。難民保護局發現,該宗個案與成為公約難民的資格沒有關聯,難民保護局還決定,該宗難民申請個案不符合「廣義的危險」的條款。儘管蘇玉賢遭遇搶劫的事件是可信的,但她在搶劫案發生後與警方打交道的可信度遭到質疑,她的證詞缺乏細節。
難民保護局還強調,該宗難民申請個案的決定因素在於申請人是否面臨個人危險。難民保護局認為,蘇玉賢作為餐館東主所顯示的富有,是搶劫案發生的犯罪動機。蘇本人在作證時也指出,在圭亞那,人們認為華裔是富有的,但她同時強調,通常而言,在圭亞那,商人是富有的。
難民保護局還指出,蘇氏夫婦在2011至2014年關閉餐館期間,他們沒有遭遇任何搶劫或暴力事件。難民保護局並不接受蘇氏母子遭入屋搶劫與他們的種族和他們的家庭被針對有關。
蘇氏母子倆在難民申請被拒後向難民上訴庭提出了上訴,理由是難民保護局因犯錯而未能接受他們是因種族背景而成為暴力犯罪案件的受害人此一事實。但他們的上訴申請被駁回,於是再向聯邦法院提出上訴。
聯邦法院判詞中指出,蘇玉賢在作證時說,商人在圭亞那被針對,他們通常被認為有錢;法官得出結論,搶劫犯作案的主要動機是認為商人有錢,而不是因為蘇的種族背景。聯邦法院還針對難民保護局有關「廣義的危險」的分析進行了重審。法官Mosley在判詞中總結說,申請人並未遭到個人針對,他們所面臨的危險其實也是在圭亞那被視為有錢人的其他人士所面臨的同樣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