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戰略 「經濟+安全」雙管齊下
上周末舉行的中央政治局會議除經濟議題外,還有兩項信息值得注意,一是此次會議還通過了《關於加強國家安全工作的意見》(下稱《意見》),二是再提「一帶一路」,要求「紥實推進」。新華社報道,這次會議的國安議題佔有很大篇幅,稱中國「國家安全環境仍然複雜,對做好新形勢下國家安全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十八大後 國安戰略地位提升
中共十八大後,國安問題的戰略地位大獲提升,以2013年十八屆三中全會宣布擬設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為標誌,此後每年政治局會議都有國安議題,2014年1月的會議完成設置國安委,習近平兼任主席,4月國安委舉行首次會議;2015年、2016年又緊鑼密鼓通過了《國家安全戰略綱要》及《意見》兩份文件。回顧習近平2014年提出的「總體國家安全觀」,對照近期國際環境變局,觀察家預計,中共或在新的維度上,對此前的「韜光養晦,有所作為」國家戰略作出新的詮釋。
此次政治局會議上,「紮實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取代了去年政治局會議的「新型城鎮化」議題;有消息稱,中國將在2017年中舉行國家元首級的「一帶一路」峰會,規模或超過2016年杭州G20峰會,這將是中國來年的外交大事件。
「一帶一路」明年北京辦峰會
此前3年多,高層有意賦予「一帶一路」更多經濟意涵,但北京觀察家指,此次政治局會議對國家安全提出了兩項關鍵措辭:一是「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二是「統籌發展安全兩件大事」,從中或可讀出某些變化。
時下中美關係浮現諸多不確定因素,周邊如日本、朝鮮、韓國、南海等地緣問題密集,中國亟需推行某種全球戰略以求「破局」,明年的「一帶一路」北京峰會或將以其高政治級別和外交元素,扮演重要角色。今年在吉爾吉斯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國駐外機構遇襲事件,更促使北京意識到,不可忽視這一戰略的「安全元素」。
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安全機制以「對外」為重,而中國奉行「內外兼顧,以內保外」,未來會否此消彼長,值得關注。不論特朗普明年就任總統後美國是否改變外交戰略,中國都可能藉「一帶一路」開啟對外戰略「經濟+安全」的雙輪驅動新模式。